【CCBN】杜百川:有線要加快技術創(chuàng)新(云平臺建設、人工智能、集成語音助理的網關……)
2017-03-21 14:23:01 來源:DVBCN 作者:方珍 熱度:
3月21日,CCBN—BDF論壇之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國際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杜百川作了題為《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的界線正在逐步模糊》的精彩演講。

圖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杜百川
一、有線要面對變化的世界

圖為:全球和不同地區(qū)移動視頻普及率2010-2021

圖為:移動網絡視頻業(yè)務增長


圖為:不同地區(qū)OTT視頻內容成熟度 – OTT業(yè)務數量
二、有線要面對競爭加快整合和寬帶建設步伐
中共中央宣傳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fā)《關于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fā)展的意見》。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2月28日《2016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23億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用戶1.97億 戶。年末廣播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4%,電視節(jié)目綜合人口覆蓋 率為98.9%。全年生產電視劇330部14768集,電視動畫片119895分 鐘。全年生產故事影片 772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72 部。

圖為:2016有線電視概況

圖為:國網發(fā)布IPTV用戶數


圖為:國網發(fā)布IPTV用戶數
國家統(tǒng)計局通信行業(yè)數據顯示,2016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152856 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32193 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6.2 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9721 萬戶,比上年增加3774 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22766 萬戶,比上年增加7941 萬戶;移動寬帶用戶94075 萬戶,增加23464 萬戶。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93.6 億G,比上年增長123.7%。互聯網上網人數7.31 億人,增加4299 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6.95 億人,增加7550 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農村地區(qū)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3.1%。
在線視頻已經大幅度改善觀看體驗和視頻質量,高質量在線視頻流,不管是直播還是點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重要。OTT在線視頻提供商像Netflix, Amazon和Hulu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購買高檔電視內容許可和開發(fā)其自己的原創(chuàng)節(jié)目。他們投注在使他們的節(jié)目能夠和傳統(tǒng)電視網絡提供的最好的節(jié)目旗鼓相當。然而,為了OTT視頻業(yè)務能夠有效競爭,希望要有一個高檔的質量體驗,超高清更是重要。
傳統(tǒng)電視觀看在美國已經首次出現下降,觀看電視的時間2015年2季度比上一年下降4%,比前一季度下降了5.7%。而且觀眾并沒有將直播轉到他們的DVR上,在DVR觀看時間2015 Q2和2014 Q2相比只增加了3分鐘,而同一時間段直播電視觀看時間減少了1小時6分鐘。58%的消費者使用像Netflix和Amazon的娛樂節(jié)目,越來越明顯,對一些觀眾來說OTT已經成為傳統(tǒng)電視的替代品。
移動在線視頻質量的挑戰(zhàn)甚至高于電視。將傳統(tǒng)電視觀看替換成在線視頻的趨勢伴隨著總體體驗和遞送質量不降低的期望,但不幸的是目前許多在線視頻觀眾接收的節(jié)目質量遠沒有達到期望值。在一個觀眾總是在場的世界,用戶隨時準備要求即時的滿足感,因此速度就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視頻開始重放被延時了5秒,發(fā)布者就有可能丟失1/4的受眾,如果是10秒,丟失的就會達到將近一半。這意味著幾秒鐘的延時對分布著來說就是幾百萬美元潛在收入的損失,這還不包括對品牌的不可挽回的影響。對視頻啟示延時的容忍度隨內容類型而變。例如,對長視頻來說,2秒的起始延時的放棄率約為3%,而短視頻幾乎加倍。類似的,如果是5秒延時,對長視頻的放棄率為13%,同樣,對短視頻要加倍。
在電腦還主宰著短視頻觀看時,差視頻質量的可見性還不那么明顯,但在電視上會明顯惡化。大屏電視是差視頻更明顯的地方,而目前更經常用來在線觀看。僅舉一例,2015年7月從連網電視到BBC iPlayer視頻請求數量增加了70%!
而且差的QoE在平板和智能手機上馬上會覺察到,因為離眼睛很近。 智能手機和平板是最重要的觀看設備,有45%在線視頻請求來自移動設備。許多移動屏提供比電視質量更好的視頻。HD是1920x1080,而三星Galaxy S6是 2560x1440,蘋果iPad mini是2048x1536,隨著移動屏接近超高清清晰度,差的視頻立即會發(fā)覺。保持在線流媒體視頻質量在一定范圍內是困難的事之一,尤其是直播。
Akamai視頻質量評估結果顯示,從視頻觀眾的角度看,在線視頻體驗的質量的度量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1. 重放的可靠性;2. 視頻圖像質量。這兩件事情做對了,觀眾就會對這個在線視頻業(yè)務滿意,如果做不對就會導致災難。但有太多的方面會導致錯誤從而破壞這些原則。
重放可靠性:重放中有兩種基本的情況對觀眾會出現不可靠:在觀看中途視頻重放停頓,或視頻啟動慢。
重放停頓: 所有看過在線視頻的人多熟悉視頻保持在凍結狀態(tài)的卡頓,這是重新緩存狀態(tài),意味著在客戶端小的視頻緩存已清空在等待發(fā)送更多視頻數據。這會造成幾種不同的問題:1.在重放中,如果服務器和客戶端連接質量下降過多,服務器可能沒有足夠的帶寬提供甚至是低質量視頻;2.客戶端可能太慢或者其他后臺任務太忙,屏顯操作跟不上視頻流媒體;3.少數情況下流媒體服務器過載不能提供足夠快的視頻流跟上重放速度。不管是怎么引起的,重新緩存都會導致高放棄率。
視頻啟動時間: 重放停頓會招致觀眾惱火,而長視頻啟動時間長也會有問題。啟動延時的許多原因和重放過程中延時的原因相同,啟動演示經常和重放停頓混淆,因為重新緩存經常發(fā)生在重放的開始幾秒。
中興通訊視頻體驗質量指標體系V-QoE。V-QoE覆蓋視頻業(yè)務的端到端過程,從內容源質量、網絡傳輸質量、業(yè)務平臺、終端四個方面全面評估,基于用戶體驗管理的QoE-KQI-KPI架構。V-QoE指標體系由一個體現視頻體驗質量的綜合指標V-QoE,一組支撐V-QoE的規(guī)范化的KQI指標Q.x,以及不同設備上與Q.x相關的一系列KPI構成。綜合性的V-QoE指標反映的是客戶對視頻業(yè)務的整體接受度,是通過對不同Q.x進行組合計算得到的。Q.x則是通過探針、設備采集的指標進行計算,并規(guī)范化為0~100的分值。
華為U-vMOS視頻體驗標準。U-vMOS是華為從視頻體驗和網絡優(yōu)化角度出發(fā),建立的視頻體驗標準。體驗是人體感官的評判,個體的評判不具有實際意義,群體的評判趨勢才有價值。華為2012創(chuàng)新實驗室開展針對視頻的人因工程實驗,通過眼動儀、生理儀等設備追蹤人體在看視頻時候的反應,盡量客觀的記錄用戶對視頻體驗感受的變化。U-vMOS通過監(jiān)測個體對視頻效果的生理反應,獲得用戶對不同視頻的體驗差別。根據測試儀器收集和測試人員報告的信息,進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制定U-vMOS的評分標準,以求客觀的反應用戶主觀視頻體驗。
U-vMOS主要包含三大類指標(視頻質量、互動體驗和觀看體驗),范圍覆蓋視頻片源分辨率、片源數量、播放屏幕尺寸、操作體驗、播放流暢度等方面,得分為1-5分(5:優(yōu)秀;4:良好;3:一般;2:較差;1:差)。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觀看流暢,得分就越高。
U-vMOS標準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面向用戶的視頻體驗標準,另一部分是體驗分數對應的視頻承載網絡建設標準。該標準的把用戶體驗、運營商網絡結合在一起,致力于從視頻產業(yè)鏈的層面,促進行業(yè)發(fā)展。
華為發(fā)布《體驗驅動的4K承載網白皮書》。2016年華為在深圳舉辦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發(fā)布了《體驗驅動的4K承載網白皮書》,針對電信運營商熱切關注的4K視頻體驗保障和承載問題,提出了最佳體驗的4K承載網目標架構及細分場景演進方案。未來,80%的網絡流量將產生于視頻業(yè)務,全球主流電信運營商及OTT內容提供商均已發(fā)布了4K業(yè)務計劃。如何構建一個體驗可感知、業(yè)務可分責、服務可保障、各方可共贏的視頻承載網絡,成為4K業(yè)務發(fā)展的首要任務。
白皮書首次系統(tǒng)性地引入以用戶為中心的U-vMOS(User, Unified, Ubiquitous -Mean Opinion Score for Video)視頻體驗衡量標準,通過客觀量化最終用戶體驗,提出構建端到端最佳體驗的4K承載網網絡架構指導方案,幫助運營商簡化網絡層次、高效部署千兆接入、完善網絡智能提速、網絡感知及大數據分析等運營能力,可以解決4K視頻體驗劣化、故障分責困難等問題。電信運營商可以采用自營模式,通過差異化服務能力提升競爭力;也可以與OTT視頻內容提供商打造共贏商業(yè)模式,為OTT內容提供商提供帶寬按需配、體驗可衡量、質量可管理的視頻分發(fā)網絡;最終消費者不僅可以觀看到4K視頻優(yōu)質效果,更可以享受到到流暢的在線播放體驗及電信級的排障響應服務。
杜老師認為,在線視頻在質量方面有非常大的進步。在這一背景下,廣電需要加快整合和寬帶建設步伐。
三、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并將改變傳統(tǒng)運營模式
1)中國互聯網新聞主要特征
互聯網新聞已成為高頻基礎網絡應用,用戶碎片化行為特征明顯:至2016 年 6月,互聯網新聞市場用戶規(guī)模達到 5.79億,使用比例為81.6% ;手機端網絡新聞用戶規(guī)模為 5.18 億,占移動網民的78.9% 。每天上網看新聞的民比例為61.9% ,每次瀏覽時長在半小時內的比例62.4%;
社交媒體成為網絡新聞獲取、評論、轉發(fā)、跳轉的重要渠道:用社交媒體獲取新聞資訊用戶比例高達 90.7% , 在微信、微博社交媒體參與新聞評論比例分別為62.8%和 50.2%,通過朋友圈、微信公眾號轉發(fā)新聞的比例分別為 43.2% 和29.2% 。社交媒體正在成為網絡社會熱點事件產生和發(fā) 酵的傳播源頭,帶動新聞網站、傳統(tǒng)媒體跟進報道 ,最終形成更大范圍的輿論浪潮。
社會類網絡新聞關注度最高,已成為網絡傳播 熱點及輿論熱點:社會類網絡新聞的瀏覽、評論和轉發(fā)率均占網絡新聞用戶的 74.3% 、60.2%和59.6% 。
用戶對網絡新聞深度關注偏低,三成網絡新聞用戶只看首屏新聞和標題;新聞真實性質疑意識需提升,超六成用戶轉發(fā)新聞前不考慮新聞是否真實;網絡新聞用戶劃分 4類細分群體:傳統(tǒng)時政 派( 23.5%)、手機娛樂派(35.2%)、意見表達 派(26%)、多屏低調派(15.3%)、后兩群體為核心用戶。
2)互聯網新聞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
行業(yè)發(fā)展:互聯網新聞行業(yè)進入成熟發(fā)展期,模式呈現新特征:互聯網新聞產業(yè)鏈日漸完善,在新聞生產、渠道分發(fā)環(huán)節(jié)都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發(fā)展機制,市場監(jiān)管日益完善,參與主體日趨多元。生產模式上,UGC用戶生產方式逐漸向機構化過渡,形成了專業(yè)新聞生產業(yè)與用戶生產相融合的發(fā)展趨勢;分發(fā)模式上,“算法分發(fā)”逐漸成為網絡新聞主要的分發(fā)方式;傳播模式上,媒體“去中心化”和傳播“多層次化”的特征日漸顯現;商業(yè)模式上,呈現出商業(yè)廣告為主,多樣化模式探索并存的局面。
競爭格局:移動端已成為主要市場,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優(yōu)勢明顯:移動市場上,社交媒體、手機瀏覽器及新聞客戶端已成為移動新聞市場主要入口。騰訊基于多年新聞門戶網站積累以及QQ、微信等社交媒體強大的渠道優(yōu)勢穩(wěn)居首位,今日頭條則利用算法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推薦,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并超越多數門戶網站。PC端市場,綜合門戶和傳統(tǒng)新聞網站仍占市場主要地位,其中綜合門戶具備更強流量優(yōu)勢,主流新聞網站公信力更勝一籌。
競爭態(tài)勢:資本力量參與加深,市場角逐 日趨 激烈;媒體融合加快,新競時代開啟:互聯網新聞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內容資源、商業(yè)資源、渠道資源爭奪及生態(tài)布局上,資本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市場競爭逐漸從初級產品競爭升級到資本優(yōu)勢競爭。同時,媒體在渠道、內容等領域的融合不斷加快,“兩微一端”傳播矩陣成為各家新聞網站和新聞媒體標配,新聞從生產到內容傳播形式都呈現出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的發(fā)展態(tài)勢。
3)電視和在線視頻變得難以區(qū)分
在線視頻的增長吃掉了花在觀看電視的時間,但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會來遞送專業(yè)、高質量長格式內容到任何屏幕。通過OTT流傳輸的方式像亞馬孫The Grand Tour類的演出節(jié)目受眾已經達到電視觀眾的規(guī)模,同時傳統(tǒng)觀看方式中點播的比例在上升。在線業(yè)務像YouTube, Vox和Vevo現在在廣告商面前盡量看起來像電視,同時傳統(tǒng)公司像NBC正在投資Buzzfeed和Vox的視頻運營。隨處可見的融合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
1. 在大屏觀看的頂級內容將增加:2017年通過移動屏幕消費長格式點播內容將減少,因為在電視上接入互聯網變得更容易。點播業(yè)務報告更多的內容現在在大屏幕上接入,導致智能電視應用以及伴隨的像Chromecast, Apple TV, Roku和Amazon Fire等小型電器的普及,達到美國家庭的1/5 (比去年提高5個百分點)。
2. 內容和許可費競爭白熱化: 由于可選項遠比以前多,對與眾不同的內容的需求也比以前更重要。暢銷和排他性內容是獲得新訂戶和保持現有用戶的基礎。這就是為什么Amazon Prime據說為Jeremy Clarkson, James May和Richard Hammond的36集新車展支付$250m。如果屬實,那么其總數幾乎是BBC平均每年支付的總數。體育賽事許可也許是又一輪超級-通貨膨脹,通信提供商和社交網絡一起獵取內容來推動其業(yè)務的發(fā)展。預計會有更多的合伙和縮減的交易,因為價格太高,任何單個個體都負擔不起(如目前BBC和Discovery一起購買英國的Olympic轉播權)。
3. 新聞簡報丟失受眾,尋找新的方式吸引年輕人: 主要的新聞簡報在苦斗以維持對習慣于小而簡的在線方式一代的影響力。路透學院的“數字新聞報告” (Newman et al., 2016) 顯示在英國和法國簡報僅僅在兩年內已經丟失了35歲以下約20%的受眾。24新聞頻道也受到來自社交媒體的壓力,社交媒體往往可以更快地提供突發(fā)事件的關鍵鏡頭。這對公共廣播業(yè)者有特別的問題,因為要為所有的人群服務。作為響應,NHK為Facebook制作了一分鐘紀錄片,同時BBC在Instagram推廣15和30秒視頻。新的24小時頻道France Info從社交媒體輸入格式,如‘draw my news’,已經獲得一定成功。 新格式編輯Julien Pain說,“我們經常將幽默和新聞混合在一起,如果年輕人在不高興的時候,他們不會聆聽你的教導。” 該頻道受眾的平均年齡大約是France Television新聞簡報受眾年齡的一半。同時CNN正在尋求新的探索,預計在2017年夏開始,CNN收購了視頻共享應用app初創(chuàng)公司Beme,由著名的YouTube創(chuàng)始人Casey Neista聯合創(chuàng)立,為千禧一代以與眾不同的報道和評論方式建立了一個新品牌。
4. 對電視的一種新的跨平臺度量: 越是分割的媒體環(huán)境越是會增加電視觀看以平臺獨立的方式的評估難度。在英國,今年會看到啟動Dovetail項目,將從傳統(tǒng)小組為基礎的測量轉向從主要廣播業(yè)者新的標簽分析法,實際上這將提供內容是如何在不同人群跨不同設備上觀看的一副完整的概況。
四、有線要加快技術創(chuàng)新步伐


1、CNNIC報告:技術環(huán)境
通信技術領域,4G 應用普及極大改善了網民移動上網體驗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 截至2016年11月,移動寬帶用戶(3G/4G用戶)總數達到9.179億戶 ,占移動電話用戶的69.5 %。目前5G的研發(fā)正在積極開展,2016年1月,工信部啟動“5G 技術研發(fā)試驗 ”,標志國內 5G 發(fā)展正式進入技術研發(fā)及標準研制的關鍵階段, 2020年將有望實現 5G 商用 。
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形成了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細分領域,相關技術在互聯網新聞領域的應用極大改寫了行業(yè)的發(fā)展軌跡。在相對格式化、偏重即時報道的新聞內容撰寫環(huán)節(jié),機器人寫作已經得到多家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應用,提升了新聞“事實描述”部分的效率;基于算法技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新聞資訊正在變?yōu)楝F實,新聞客戶端、瀏覽器及搜索工具正通過用戶搜索記錄、瀏覽歷史、互聯網應用的使用軌跡來識別用戶對新聞資訊的偏好,實現精準化推薦。
AR/VR與無人機技術進入發(fā)展熱潮,新聞報道形式正呈現前所未有的多樣化,新聞可視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高盛《VR與AR:解讀下一個通用計算平臺》報告顯示,2025年VR/AR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00億美元,其中軟件350億美元,硬件450億美元,在視頻游戲、事件直播、視頻娛樂等領域,相關技術已初步得到應用。在互聯網新聞領域,VR技術已經開始改變新聞報道的形式,并借助無人機技術,逐步實現新聞全景視頻、沉浸式發(fā)展。例如2015年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2016年的兩會報道等,多家新聞媒體機構都運用了視頻直播云終端、VR、直播云鏡頭等實現了交互性全景沉浸式報道。
2、路透報告:訊息應用和新聞機器人
訊息應用和新聞機器人在2015年首次超過社交網絡,每月有大約10億人使用Facebook Messenger,在Messenger和WhatsApp之間每天要處理600億消息。人們越來越喜歡不在大的網絡而是在像WhatsApp,Snapchat和Facebook Messenger那樣的應用內共享內容,這樣比大而廣的網絡有更好的控制,例如WhatsApp用戶共享照片要比Facebook多60%。所以出版商會更加關注這些平臺,56%說Facebook Messenger重要或非常重要,WhatsApp得53%,Snapchat得49%,也會嘗試Kik, Viber, Telegram, Line和WeChat等新平臺。
機器人來了:出版者要滲透訊息環(huán)境總是非常微妙的,但機器人平臺的誕生將改變格局。機器人(Bots)是智能計算機程序,會與用戶聊天(或模仿對話) – 對提供的信息隨時作出響應,有時由人驅動,有時由計算機 – 或有時混合。聊天機器人能給你更新新聞,幫你預訂出租或幫你訂中午飯菜譜 – 而不需要再下載另外的app。伯明翰城市大學的Paul Bradshaw將近幾年出現的新聞機器人分為3類: 從新聞源收到新信息時自動對特定社交媒體賬號發(fā)布更新的機器人;當用戶詢問時能提供文章建議的機器人;當用戶提問時嘗試提供答案的機器人。
僅Facebook Messenger平臺就要超過3萬機器人,而Kik, Skype, WeChat和Line還有更多。CN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Guardian還在嘗試新的體驗。
3、新聞機器人發(fā)展趨勢
語言新聞機器人: 現在已經有對話式語音啟動平臺如Amazon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并驅動像Echo, Google Home, Google Allo和Google’s新的Pixar電話。出版商及第三方為Alexa已經開發(fā)近5000 ‘動作’, Google的語音平臺也奮起直追。語音機器人可以作為像Quartz演播室機器人(一個得到Knight Foundation24萬美元資助的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一個輸出,未來的一年還會出現一批新聞為基礎的機器人。
事實核查機器人: 英國為基地的的Full Fact已經尋求開發(fā)一種業(yè)務能夠對實時發(fā)布會進行核查, 法文報紙Le Monde也已經有一個搜索引擎,讀者可以核查政治家的言論。13-人組成的事實核查單位Les Décodeurs尋求大規(guī)模根除假信息。
對話式商務: 這些年我們更多通過大多與Uber和Lyft集成的訊息業(yè)務來呼叫出租車。許多商務越來越發(fā)生在其他的業(yè)務中或通過鎖屏的通知。留神像Crosby旅行機器人,他會閱讀你的郵件或群的對話信息并給你發(fā)出建議,到哪里吃飯,要干什么,什么時候去機場。Trendbot會為你建議新的時裝甚至包括一個靈感按鈕。而且今年大多數送信平臺都會加上一鍵購買選項。將講故事,產品發(fā)現,直接購買和用戶服務混合看來是聊天機器人進一步發(fā)展的方向,使用戶可以達到比以往更寬的范圍。
4、語音作為操作系統(tǒng)
隨著爭奪家庭數字生態(tài)系統(tǒng)控制權的白熱化,語音啟動平臺將成為2017年突破技術故事。他們可能還不成功,但像亞馬遜的Alexa, 蘋果的Siri, 微軟的Cortana, 三星的Viv和谷歌的Assistant在快速改進。 亞馬遜說在2016圣誕節(jié)期間賣出的語音啟動產品是2015年整年的9倍,– 其中許多事超付得起的($50) Echo Dot。Gartner預測到2020年,30%網頁瀏覽將這類無屏幕的用戶接口完成(稱為Zero-UI)。
這一類平臺不會取代觸摸式屏幕,但在眼睛和手都被占著的時候,幫你打開互聯網。因為可以一面做飯一面打開新聞頭條,這是將新聞帶到人們生活中去的了不起的方式- 但隨之而來的是圍繞商務模式和講故事的全新挑戰(zhàn)。正如數字出版戰(zhàn)略師Adam Tinworth寫的: “無處不在的計算 – 在家里,在車里… 擴展了計算的可能性,而且當語音接口,機器學習和機器人開始嚙合在一起,我們已經有能力創(chuàng)造一些非常有趣的東西,可以不依賴屏幕”。
在我們的調研中,幾乎1/3(28%)的出版者計劃在今年試驗語音控制助理。Huffington Post已經在Alexa開發(fā)了一款新聞簡報,在Google Assistant上開發(fā)了一款標題競猜游戲 。 “我們都是處在學習如何利用這些設備吸引用戶來獲取新聞的初始階段,” Julia Beizer, Huffington Post制作經理說。
5、語音控制應用
2017無論是和Apple Car Play或Android Auto集成,博客和音頻預訂在200多個汽車型號中有了非常大的增長。這些業(yè)務支持不要雙手的消息和集成地圖,伴隨則熟悉的應用類方式來發(fā)現健康類音頻內容,大的移動廠商正在替代汽車娛樂系統(tǒng)制造品牌。
對圍繞博客數據和廣告的改進導致出版方的大量投資,使用數據的統(tǒng)計差強人意,但Nielsen的新的計量系統(tǒng)已投入使用,瑞典的開辦的平臺Acast創(chuàng)建了更魯棒的指標和諸如動態(tài)廣告插入等新的收入模型來幫助博客開拓和增加人氣。
商務開始采用亞馬遜Echo和谷歌Home揚聲器,賓館可能是第一個安裝語音控制設備的地方,使客戶能召喚客房服務,更換電視頻道和幫你找到電源開關。
五、有線電視能否進入移動領域
FCC授權ATSC3.0為下一代電視標準。FCC發(fā)布NPRM授權廣播業(yè)者在自愿和市場驅動的基礎上使用ATSC3.0作為下一代電視(Next Gen TV)傳輸標準。FCC根據廣播業(yè)者和消費電子產業(yè)聯盟的請求,認為ATSC 3.0能明顯改善廣播信號接收,可以不用戶外天線在移動設備和電視機上接收,使廣播業(yè)者提供增強和創(chuàng)新的服務,包括超高清和浸入式音頻,更本地化的內容,先進的應急通知系統(tǒng)(EAS)能夠喚醒設備提醒消費者緊急情況發(fā)生,更多方便的選擇和交互業(yè)務。今天的決定可以幫助私營部門創(chuàng)新和保持美國在全球廣播行業(yè)的領導地位。FCCNPRM的內容要點包括:自愿采用,本地同播,MVPD繼續(xù)ATSC1.0傳輸,服務和干擾保護,消費者保護和培訓。




六、多地有線進入智慧城市/社區(qū)/家庭領域
目前,多地的有線已經進入了智慧城市、社區(qū)、智慧家庭領域,家庭網關可以作為SDN和NFV的網絡設備,可以開展相應的云業(yè)務,下一步作為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目前最新出了很多關于智能家庭有關的新的平臺,比如說軟件定義的智能家庭平臺SDSH,軟件定義多技術網絡架構或者是SDN@home,也是通過家庭網關來控制不同的家庭網絡,比如說自動化網絡、娛樂網絡。






責任編輯: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