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雇傭了125位機器人,但還說沒搶人類飯碗
梅洛尼懷斯(MeloneeWise)的初創(chuàng)機器人公司雇傭了約50名員工與125位機器人。她打算為兩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在梅羅妮公司上班的一個好處就是,如果你的站累了,你可以坐在一個蹲式機器人上,在辦公室里晃來晃去。通常,她和員工一起忙著設計、制造和出售這些機器,他們的客戶遍及全球各地。這家位于圣何塞的公司的機器人設計十分精巧,能夠與人一起友好地工作,且無需對辦公場所和設施做任何改動公司所需要的只是一張地圖。
梅洛尼懷斯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為“2015年35歲以下年度創(chuàng)新者”之一。在大學時,她用膠合板和電腦零件制作了自己的第一個機器人“齊皮”(Zippy)。
以下是《MIT科技評論》(簡稱MIT)舊金山分部社長湯姆西蒙奈特(TomSimonite)對梅洛尼的采訪。
MIT:你們的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
梅洛尼:不會,我們的機器人面世以來還未致使任何人丟了飯碗??蛻粜枰覀兊漠a(chǎn)品,因為他們雇不到足夠多的人手。美國的年勞動周轉率為20%,估計將有60萬個工作崗位空缺。多虧了機器學習,機器人不斷進步,且進度讓人興奮不已。
MIT:你自己買了你們公司的機器人嗎?剛才是不是有一個機器人拿著一盒曲奇從會議室路過?
梅洛尼:是,那是“零食機器人”(snackbot)。我們公司內(nèi)部使用我們自己的商業(yè)軟件,你在電腦上可以輸入,然后說“機器人,我餓了”,零食機器人就會把曲奇送過來。我們團隊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樣不僅有趣,而且員工不需要親自走到廚房去拿吃的,工程師們也能接觸到自己的產(chǎn)品。
MIT:為什么你們帶機械臂和機械手的機器人只推銷給研究人員而不是倉庫工?
梅洛尼:如今,購買能舉起一加侖(3.7升)牛奶的機械臂要花4萬美元(約27萬元人民幣)。我們正在努力降低這一成本比如,通過減少電動機的部件數(shù)量的方式。我們也在用做示范的方式來對機器人進行編程基本上是需要研究人員手把手的教。
MIT:你的員工與機器人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
梅洛尼:人對機器人有情感上的投射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希望機器人是安全且高效的。讓機器人比人類矮很多的設計讓用戶傾向于把它當做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名成年人。很多人把我們的機器人和小狗聯(lián)系起來:人們稱它們?yōu)楣饭罚╬ups)。這是我們想看到的,因為人們更傾向于去幫助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在我看來,人類非常不擅長預測產(chǎn)品的進化路線。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錯誤的信息了,讓人們理解的行業(yè)發(fā)展速度比實際發(fā)展速度要快得多。其中一個例子就是Facebook的面部識別系統(tǒng)。Facebook目前的面部識別還建立在人處于照片中央且照片采光比較好這兩個前提上。如果拍攝時房間內(nèi)光線比較昏暗的話,人看照片可能還認得出來是誰,機器則完全不行。人們對科技進步感到興奮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就我個人看來,即使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也很難想象會出現(xiàn)能幫人打掃衛(wèi)生或者做晚餐的家用型機器人。
MIT:當你創(chuàng)建Fetch的時候,你設計并制造了公司第一批機器人。現(xiàn)在公司有了客戶之后,你的工作內(nèi)容和最初相比有什么變化嗎?
梅洛尼:我關注的方面不僅僅只是機器人能不能運作,而是要確保我們知道機器人能去哪里工作。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機器人的可用性上。對每天接觸我們科技的倉庫工來說,使用網(wǎng)頁瀏覽器已經(jīng)是一件很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了。把機器人加入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無異于把一頭大象直接扔他們頭上。
MIT:在硅谷,沒有多少公司創(chuàng)始人是女性。是不是說身為女性創(chuàng)業(yè)就更難一些呢?
梅洛尼:男性創(chuàng)業(yè)是什么經(jīng)歷我沒體驗過,所以這問題我說不好。不過有那么一兩次,我會因為是女性的身份而感到尷尬,基本上都和我自己的家庭計劃有關。不管怎么說吧,創(chuàng)業(yè)這事都挺難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chuàng)業(yè),這與你是男是女沒什么關系。但在我眼里有時候身為女性會讓事情變得簡單一些。其中一個是公司多樣化的團隊。在我看來,當女性和其他少數(shù)候選人看到公司網(wǎng)頁上我自己和我們多樣化團隊的照片的時候,肯定不會因有所顧慮而望而卻步。
MIT:如何看待科技行業(yè)員工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梅洛尼:如果說崗位候選人全部都是男的話,能怪公司只招男性員工嗎?從我個人教育經(jīng)歷來看,我父親家族的態(tài)度是:想讀書就去讀唄。我母親的家族觀點是:讀書完全是浪費時間,要記住你是個女人,趕緊組建家庭,做一個女人該做的事。我的確夾在我父母不同觀點的中間,但我能裝作聽不見另一方的觀點。
MIT:之前你說過,你們公司的機器人沒搶人類飯碗,但是未來公司的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類呢?
梅洛尼:未來會的??萍歼M步必然如此。關于機器取代人類的討論很多時候不是集中在技術層面,而是社會和政治層面。科技會繼續(xù)進步,也會創(chuàng)造更多崗位。從長遠來看,隨著公司部署的機器人越來越多,我們會需要更多的人手來維護、編程、安裝機器人。這將會產(chǎn)生數(shù)不勝數(shù)的新崗位。問題是,那些下崗的人會接受再培訓以迎接新崗位嗎?通常情況下,培訓是通過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手段來激勵企業(yè)來訓練員工或者讓大學教育免費。我個人認為,美國應該實施全國基本工資制度。
MIT:那這與現(xiàn)有的州基本工資制度有什么不同呢?
我小的時候我們家大部分時間都在領低保,但這并沒有什么用。我照樣得拿著食物券去排隊領吃的。我認為有了全國基本工資之后,也就設立了一個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在那之后想要什么就靠你自己爭取了。
【英文來源:MITTechReview作者:TomSimonite 編譯:網(wǎng)易見外編譯機器人 審校:Jack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