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套餐年年都有新花樣,為了獲取新顧客可謂不遺余力,虛擬運營商的套餐卻是萬年不變,逐漸失去了優(yōu)勢。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主要的虛擬運營商的近況吧。
1、阿里通信

阿里通信剛推出的時候還是蠻有誠意的,最低消費7元,送來電顯示,沒有長途漫游,留一個備用或外地撥打電話有不少優(yōu)勢。然而最近兩年三大運營商不僅推超低價套餐,而且共同取消了漫游費,不少用戶選擇“棄坑”。
2、天音移動

不少用戶沖著免費而購買的,且不說來電顯示需要另付費,用戶反映也不怎么良好??ɡ镉性捹M卻不能打電話、扣費混亂、客服接通不了等問題尤為突出,不少號碼成為了詐騙的工具。
3、分享通信

分享通信套餐和三大運營商很類似,資源打包設定一個資費,沒有太大的優(yōu)惠。也沒什么好說的,現在就說說分享通信近況吧,現在分享通信對三大運營商的欠款已經達到1.58億,很有可能破產,公司基本停滯。
4、蘇寧互聯

蘇寧互聯通信費用不高,流量貴。在現在追求流量不限量的時代,可以作為一個備用卡。現在用戶也是逐漸流失。
5、蝸牛移動

主打免卡的概念,初期吸引了不少用戶,但是三大運營商近年來都在搞優(yōu)惠,蝸牛移動的優(yōu)點也就不在突出。而且管理上有些不足,不少用戶吐槽規(guī)則朝令夕改,三個月不用消號,銷戶余額清零,急需整改。
責任編輯:吳一波
相關推薦
4G是一個契機 民營資本加速電信網絡建設
幾乎和上一次的邏輯如出一轍,在4G牌照發(fā)放之前,對運營商第五次重組的呼聲又開始大面積地出現。很顯然2008年的電信業(yè)第四次重組最終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國家本希望通過三張牌照平衡三大運營商的勢力。重組的紅利已經消失了,但中國移動一股獨大的局面仍未改變。但更令人難過的是,中國移動所謂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既未形成與其他兩家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