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图 亚洲|野外口爆视频国产|久久精品视频观看|97精品人人抽插

三大運營商突破移動支付格局初見成效

2017-08-01 16:54:57 來源:文/第一財經日報 熱度:
移動支付領域最近頗為熱鬧。
 
為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刷出“存在感”,蘋果近期推出了ApplePay夏季促銷活動以刺激中國用戶使用ApplePay的積極性,凡在有銀聯云閃付標識的指定商鋪使用ApplePay支付,便可享受低至5折優(yōu)惠。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估算,ApplePay此次線下補貼總額預計多達3000萬元。
 
無獨有偶,運營商“派系”也在加強移動支付領域。在天翼智能生態(tài)博覽會上,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與小米公司宣布共同發(fā)布翼支付紅包卡,小米用戶在享受正常套餐服務外,每月按比例獲得翼支付“紅包”,相當于一定比例的“返現”。
 
“中國市場很大,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現象來看,中國現在有100多家銀行,每一家銀行都生存得很好。”翼支付總經理羅來峰對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相信第三方支付市場也和銀行市場一樣,市場空間是足夠大的。
 
根據易觀智庫的調研,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到18.81萬億元,支付寶、騰訊金融拿下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支付寶占比53.7%,騰訊金融為39.51%。而在微信發(fā)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中,截至2016年12月底,騰訊移動支付的月活躍賬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已超過6億。
 
除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其他廠商的機會在哪里?運營商能否憑借著龐大的用戶量實現突破?目前來看都是未知數。但從運營商此前在支付領域所進行的業(yè)務布局來看,僅靠自身力量想要分食市場似乎并不容易。
 
盤活“話費”
 
此前三大運營商都成立了支付業(yè)務的子公司,將移動支付作為未來重點發(fā)展的業(yè)務之一,以期盡早完成移動支付業(yè)務布局。
 
在中國移動2017年股東大會上,中國移動CEO李躍在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在移動支付方面成績不錯,目前中國移動手機錢包“和包”注冊用戶已經超過2億人,2016年的交易額甚至達10000億元人民幣,并表示未來會在交通方面繼續(xù)深入發(fā)展,并且推動主流手機廠商千元以上檔位至少推出兩款NFC終端。
 
而中國聯通則希望通過戰(zhàn)略合作進入金融領域推動移動支付的發(fā)展,比如與招商銀行合資成立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和百度、富國基金合作推出理財產品“沃百富”。中國聯通沃支付表示,至2018年沃支付年交易額將突破5000億元。
 
中國電信則專門成立全資子公司開展相關業(yè)務,借助“翼支付”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tài)。羅來峰對記者表示,支付寶的優(yōu)勢是電商,微信的優(yōu)勢是有社交入口,作為中國電信的翼支付通過這幾年的發(fā)展也找到了自己差異化的優(yōu)勢。
 
也許,這種差異化能力的其中一個體現是“話費”上的優(yōu)勢,據羅來峰介紹,從去年開始中國電信開始推行紅包卡業(yè)務,送翼支付金。
 
“原來我們在發(fā)展電信用戶的時候是送手機或者送通信費,現在把這個變成翼支付金,他只能從翼支付這里使用,從理論上來講這叫資金源方式。這部分錢不能提現,但將是活躍用戶。到今年年底我們希望能做3000萬這樣的用戶。”羅來峰表示,今年上半年針對900多萬用戶已經累計發(fā)放了9.6億元的翼支付金。“明年的目標是做到6000萬,一個用戶假設100元翼支付金,那就是60個億。”
 
為了推廣這種模式,中國電信還與小米合作,在7月28日對外共同發(fā)布“翼支付紅包卡”。據記者了解,“米粉紅包卡”是中國電信針對小米用戶定制的電信紅包套餐,用戶在享受正常套餐服務外,每月按比例獲得翼支付紅包。
 
并且,翼支付已成為小米商城的支付通道之一。此次小米商城將與翼支付共同推出米粉紅包卡,同時將提供“0元購手機”服務,小米商城也將進駐翼支付APP。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種方式對于運營商來說是新的嘗試,但從競爭角度來看,依然難以撼動前兩位支付霸主的地位,核心原因在于,移動支付給運營商帶來的價值更多是在提升交易手續(xù)費或者增加用戶黏性上,但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支付業(yè)務承載的是線上線下生態(tài)閉環(huán)的形成以及有價值的交易數據的產生,后者布局的支付場景更多。
 

 
“博弈”之局
 
互聯網公司所占市場份額的龐大并不代表移動領域沒有了新的空間,因為這個市場依然在成長。
 
Forrester預計,2019年美國移動支付總額將是2015年的2.6倍,而據艾瑞咨詢預計,同期中國的移動支付總額將增長7.4倍。面對這樣的市場數據,就連蘋果也坐不住了,接連對中國市場出“大招”。
 
對于運營商來說,優(yōu)勢仍然存在。
 
在江蘇省郵電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從事通信運營商管理咨詢與信息化咨詢研究工作的劉金波認為,三大運營商的總用戶數超過13億,4G用戶也已經突破7億,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有利于運營商進行業(yè)務創(chuàng)新。隨著NFC的逐步成熟,產業(yè)鏈各參與方支持力度提高,運營商將成為受益者。而除了個人市場,運營商也為企事業(yè)單位、政府機關提供集團服務,在企業(yè)移動支付場景的建設上更加有資源與影響力。
 
言外之意,運營商應該依靠自身的用戶優(yōu)勢,加強與其他廠商的合作,尤其是尋找具有“門檻”的合作機會。
 
劉金波以上海地鐵為例,認為上海地鐵全網手機支付采用的是銀聯標準與浦發(fā)銀行的技術,同步支持中國移動NFC手機支付。這樣做,運營商與銀行在該閉環(huán)場景下所提供的移動支付服務既能夠為其帶來壟斷性收益,也有利于浦發(fā)銀行客戶快速增長,此種模式較好地平衡了金融機構與運營商之間的利益,使雙方走向利益同盟。
 
但也可以看到,支付寶和騰訊的支付工具也在更多的行業(yè)進行滲透。騰訊研究院產業(y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微信支付以更高的頻率不斷升級商業(yè)能力,滲透不同的行業(yè)。以西安交警為例,微信繳罰占線上繳罰的90%~95%,日均服務3700人左右。據記者了解,目前“微信智慧行業(yè)解決方案”已延展到客運、醫(yī)院、加油站、景區(qū)、校園等30多個行業(yè),而支付寶覆蓋的行業(yè)類型則更多。
 
也許,從這個層面來看,對于運營商來說,在支付領域的追趕速度應該還要更快一些。

責任編輯:吳昊

相關推薦

評論:電信運營商等待麥秋

2009年5月17日,距離小滿只有4天,但這未必就是運營商“等待收獲之季”。立夏剛過,3G尚未“大展拳腳”,價格戰(zhàn)就如火如荼開始了:浙江移動TD套餐每月60小時包月達到80元;北京聯通WCDMA最低套餐98元,語音費用最低達到0.24元/分鐘;北京電信則推出160元包300小時的上網費用……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可以說,在收獲來臨之前,就已經有作物枯萎了。3G帶來的僅僅是盛夏般的價格戰(zhàn)嗎?運營商何時才能等到利潤的“麥秋至”?電信業(yè)的贏利密碼截至2009年3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手機用戶分別到達4.77億、1.37

電信運營商論劍 增值業(yè)務決定成敗

對于三家運營商增值業(yè)務方面的部署,Gartner公司手機行業(yè)分析師Sandy沈認為,對于運營商來說,3G規(guī)模能否擴大,關鍵在于能否推出足夠多、且有足夠吸引力的3G業(yè)務;也就是說,增值業(yè)務的業(yè)績將決定運營商在3G時代的成敗。5月17日,中國聯通的WCDMA網將投入試商用運營。從此,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之間的3G大戰(zhàn)正式展開。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看來,3G之戰(zhàn)除了將給用戶帶來新的體驗外,還會造成運營商進一步優(yōu)勝劣汰,最終形成兩家巨型運營商相互競爭的格局。電信專家此番“雙寡頭”預言會否成真?從三家運營商3G起跑姿態(tài)中,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增值業(yè)務部署各有側重5月11日,中國移動投資5億

電信:三大運營商火拼手機電視 寄望試商用期圈地

盡管中移動手機電視業(yè)務在經歷奧運期間短暫的火爆后始終未能走出低谷,但是這并不妨礙其他運營商看好該項業(yè)務。日前,《通信產業(yè)報》(網)記者獨家獲悉,中聯通將在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推出手機電視業(yè)務,開展試商用,預計到2009年10月正式收費。顯然,曾經波瀾不驚的手機電視市場即將引入新的競爭者。聯通出馬在中移動看來,中聯通WCDMA制式終端與業(yè)務的豐富將是最大威脅,手機業(yè)務無疑正是這樣的威脅。據《通信產業(yè)報》(網)記者了解,此次中聯通將在“5·17”推出的手機電視業(yè)務將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中移動的做法。例如,在內容來源上,中聯通幾乎與所有中移動的內容提供商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并且在資費政策借

電信運營商積極布局SNS:短期內對業(yè)績影響不大

中國移動旗下的SNS網站139.com5月20日在廣東省上線。去年,中國電信與北京神州恒基簽署合作協議,與該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虛擬3D時尚社區(qū)ChinaQ,正式進軍社區(qū)平臺。去年10月15日,新聯通在掛牌成立的同時,其旗下的SNS網站——“新樂園”也悄然上線。運營商進軍SNS,一方面是鞏固各自積累多年的龐大用戶資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加用戶的黏度。從短期看,運營商進軍SNS對各自的業(yè)績影響不大。運營商積極布局SNS在運營商看來,天然的優(yōu)勢加上巨大的誘惑是他們進軍SNS的理由。“運營商進入SNS,一方面是鞏固各自積累多年的龐大用戶資源,另一方面,通過推出自己的SNS站點為用戶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增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