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图 亚洲|野外口爆视频国产|久久精品视频观看|97精品人人抽插

孫榮衛(wèi):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富有能量的荒漠,FOTA 是他的標配

2017-09-19 09:44:14 來源:集微網 熱度:
“物聯網是一個荒漠,但是它是一個非常富有能量的荒漠,未來在荒漠上面會不斷的有一塊一塊綠洲出現。”“在手機的市場,基本上Android手機大概70%的Android手機廠商用廣升的升級服務,目前在車聯網、物聯網這個領域廣升正在努力耕耘。”
 
 
在9月15日廈門海滄區(qū),由集微網、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手機中國聯盟主辦的“集微半導體峰會”上,廣升 CEO 孫榮衛(wèi)先生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2012年,孫榮衛(wèi)創(chuàng)辦廣升信息,專注為智能手機提供 FOTA 系統升級產品和技術服務。孫總介紹,創(chuàng)立廣升初衷時,想做兩塊業(yè)務,首先升級是核心業(yè)務,也是起步業(yè)務;其次是廣告服務,實現后向收費。2015年,廣升進軍車聯網和物聯網領域,越來越多的汽車、智能穿戴、機器人等各類智能硬件正在逐步采用廣升 FOTA。
  
孫榮衛(wèi)表示,對于“互聯網+”這個概念,實際上這兩年在剎車了,互聯網+對大公司它是福音,是一個新的方向,而對于廣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中小企業(yè)來說,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坑。無論是智能硬件廠商,還是汽車廠商,首先做好智能硬件和汽車是基礎,只有產品本身取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有了一定的市場規(guī)模,未來再做互聯網+才會有價值?,F在在汽車和物聯網市場,廣升都恢復到軟件的傳統模式,廣升提供的是軟件產品和服務。
  
據孫榮衛(wèi)透露,目前,在手機市場,廣升服務了大概有10個億的終端。而車聯網和物聯網加在一起可能大概有5000萬的規(guī)模,相比較于手機,這個數量現在是非常小的,但是廣升看好未來更大的市場可能是來自于物聯網,因為物聯網設備現在每天的增速非常快。
  
針對物聯網,孫榮衛(wèi)認為智能硬件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聯網,二是升級。未來各類智能硬件升級就是剛需,而且升級應該成為它的標配。
  
此外,針對車聯網,孫榮衛(wèi)認為,智能化和網聯化已經是汽車發(fā)展的趨勢。汽車一旦聯網之后,安全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甚至比手機和智能硬件都重要。安全升級是車企的最后一道防線。
  
據悉,廣升公司內部已分成三個事業(yè)部,分別是移動事業(yè)部、車聯網事業(yè)部、物聯網事業(yè)部。孫榮衛(wèi)表示,這里面的FOTA升級技術差別非常大,從手機到車聯網、物聯網能夠借鑒的只有10%。但是廣升有信心將手機領域的成功模式帶到車聯網和物聯網中,因為我們借鑒的更多的是理念和服務意識,從升級的理念上面來說是一致的。
  
以下是廣升 CEO 孫榮衛(wèi)群訪實錄:
  
Q1:我有一個疑問,您跟手機廠商原來是從廣告入口這樣后向收費,那作為車聯網這種模式您覺得是怎么樣的運營模式,車企他會接受您這樣的升級嗎?
  
孫榮衛(wèi):對于“互聯網+”這個概念,實際上這兩年在剎車了,我覺得互聯網+對大公司它是福音,是一個新的方向,而對于廣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中小企業(yè)來說,互聯網+是一個坑,而且這是一個巨大的坑。很多創(chuàng)業(yè)團隊一開始就想著我以后有了設備,我有了用戶以后做互聯網+就怎么怎么有錢了,實際上多數公司他是走不到那一步,產品對于智能硬件也好,對于汽車廠商也好,首先做好智能硬件,做好汽車這是基礎,你只有把你的智能硬件取得了市場的認可,取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你的產品本身有了一定的市場規(guī)模,未來再做互聯網+才會有價值。
  
我為什么說早年剎車呢,早年剎車我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第一個,今年年初360周鴻祎公開改變了自己的口風,說硬件要免費是錯的,硬件就要賺錢。第二個,樂視說以后賣電視、賣手機、賣汽車都可以不賺錢,實際上目前看來這一步跨的太大了,只有像小米這樣的公司,當你的單一品類在市場上面能達到10%甚至于以上的市場規(guī)模,你的用戶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才能夠說我做互聯網+。我基于數據挖掘之上給我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基于互聯網的增值服務,我能夠實現后向付費,多數公司是不可以的,因為說互聯網+,我想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我認為互聯網它的本質是規(guī)模效應、眼球經濟,你必須要有足夠多規(guī)模的用戶,必須要在你的細分市場要有足夠大的市場份額,你的互聯網+才能夠+得起來,否則的話以我們手機為例,如果一家做手機的公司一年他的手機賣幾百萬臺,那么互聯網+對他來說絕對就是個坑,因為他要服務幾百萬用戶,然后要把整個一套互聯網+的體系搭建起來,他的投入要遠高于它的收入。因為他收的,他通過這些服務賺取的一些收益是cover不住整個互聯網+這一套系統的搭建的。
  
未來在汽車市場我認為踩了個剎車現在很好,我們現在在汽車在物聯網市場我們都恢復到軟件的傳統模式,我們是提供軟件產品和服務,我們還是安安穩(wěn)穩(wěn)的,本本分分的,收我們的軟件license費用,收我們的技術服務費用。
  
Q2:大概70%的Android手機廠商用廣升的升級服務,那還有剩下的,Android沒有覆蓋到的手機廠商是什么樣的原因我們沒有做?
  
孫榮衛(wèi):其他基本上除了Android大體分為兩類,一個比如說像windows這樣的,像黑莓一樣的,它是個閉源的,包括IOS,我剛才說的基本上是Android。我把蘋果當成一家,蘋果是一家廠商,IOS這樣的,因為它們是閉源的。他的系統升級如果要是不專門委托我,我們做不了,這個是一類。第二類就是Feature phone,Feature phone雖然量很大,但是有很多Feature phone因為他們認為已經是市場的末期了,他往往賣出去以后他也不升級。
  
Q3:我想了解一下,對這些系統軟件進行升級的話,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些相應的標準來認證升級的安全性、可靠性?
  
孫榮衛(wèi):升級不是認證,它是測試,這個測試的工作我們和我們的合作伙伴都會要去做測試的,首先廠商形成原始包,然后我們這邊形成差分包,我們把差分包下載到終端上面去,然后終端這邊完成升級,我們需要經過很多設備的升級測試的。
  
Q4:沒有一個公共的認證平臺來對同一系統升級做這種測試?
  
孫榮衛(wèi):沒有。
  
Q5:通過你們和客戶來驗證?
  
孫榮衛(wèi):對的,如果這個經過認證的話效率可能太低了。
  
Q6:從原來的手機到車聯網、物聯網應用場景的話,系統升級本身的技術需要做很大的改變嗎?因為可能操作系統就是Android或者是Linux。
  
孫榮衛(wèi):一個系統升級技術的改變非常大,雖然我們現在公司內部分成三個事業(yè)部,第一個叫移動事業(yè)部,就是做手機和平板的,第二個叫車聯網事業(yè)部,第三個叫物聯網事業(yè)部。這里面的技術差別非常大。我可以說我們從手機做到車聯網、物聯網能夠借鑒的直接拿過來用的大概有10%,我們做手機的主要是安卓,操作系統基本上是Android的,因為Android是高度標準化、統一化,我們現在做到汽車里面,汽車里面Android是非主流,汽車里面目前它的操作系統更多的可能用的是Linux,用的是RTOS,然后還有很多MCU的。安卓這里面占的分量非常非常少。個別智能硬件那就更是如此了,包括現在NB-IoT可能也是下一個重要的點,這些和Android本身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在手機領域的成功模式可以帶到車聯網和物聯網來,因為我們借鑒的更多的是理念和服務意識。他從升級的理念上面來說是一致的。
  
Q7:從2015年進軍車聯網和物聯網之后,在這兩個市場業(yè)務增長的情況如何?
  
孫榮衛(wèi):我們現在數據基本上是分兩類,一類就是手機,我們手機在過往五年里面我們服務了大概有10個億的終端,除了手機之外,其他的車聯網和物聯網加在一起可能大概5000萬,相比較于手機這個數量現在是非常非常小的,但是我們看好未來更大的市場可能是來自于物聯網,物聯網的終端設備可能會非常多,物聯網設備現在每天的增速非???。
  
Q8:相對來講,手機的固件升級和軟件升級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對于比如說物聯網或者物聯網終端來講的話,它本身來講沒有那么大的存儲空間,也沒有那么大的存儲量去容納那么多更新的東西,同時可能傳輸的網絡也不是廣域的5G或者是wifi。
  
孫榮衛(wèi):這確實是我們現在所真正面臨的事情。一個就是對于智能硬件這邊,很多的智能硬件可能是有RTOS的,有實時的操作系統,下一步的NB-IoT它的系統本身可能CPU的處理能力,它的帶寬,它的存儲空間可能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但是我認為它再有限,那么它升級基本上都是需要的,而且我們分析未來智能硬件,各類智能硬件它的升級幾乎應該成為標配,為什么這么說呢?現在我們對智能硬件,首先我們定義一下什么叫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需要符合這樣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它一定要能夠去聯網,能夠與其他的設備做通訊。如果一個設備不能聯網,不能與其他設備或者是人信息通訊,聯網做信息傳輸,那么這個設備它不能稱之為是智能硬件。第二個,聯網了之后我們認為它要在線升級,如果一個設備不支持在線升級的話,那么今天他能夠與其他設備通訊,明天其他的設備升級了,他還不升級,他可能就會與其他設備失去聯系,不可能做通訊。所以我們認為未來智能硬件應該都需要升級這個功能。
  
而這個是不以它的設備的CPU分解能力和帶寬和存儲空間為限制的,如果他的存儲空間本身比較小,他的帶寬比較窄帶,那么相對應的他本身的ROM空間占的也就比較小,它的一個包下來可能就比較小??赡墁F在我們做Android的升級,如果一個大包升級的話可能出現一個1G,但是我們現在做的比如我們給OFO的共享單車升級,他經常一個包可能就30K,50K,雖然是2G傳輸速度很慢,但是30K、50K也能夠也可以升級。而且對很多智能硬件它的升級往往比手機更迫切,仍然以我剛才說的OFO為例,我們現在和OFO合作,和小藍合作他們經常會一周升級一次,這樣的情況我們在手機上面幾乎沒遇到過。手機一般的品牌一個月兩個月升級一次,我們管這個品牌叫良心品牌。對市場負責,對用戶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共享單車沒有消費者對它提出需求,他自己要給自己升級,因為共享單車它是完全的新事物,它的各種搭配,它的芯片它的模塊它的鎖的搭配,它的網絡都是一個新的東西。而且它們又需要非常的去趕時間,去搶時間,所以它不穩(wěn)定是正常的,不穩(wěn)定怎么辦,就一定需要升級。而且像共享單車這樣的設備,10萬臺車放到廈門,如果它要是不支持在線升級那么真就麻煩大了,他車子找都找不到。
  
我們認為未來各類智能硬件升級就是剛需,而且升級應該成為它的標配。
  
Q9:對于汽車來講,它可能更多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因為涉及到安全性,汽車的升級很難通過網絡直接更新系統,從廣升來講怎么去介入這兩個領域,去把手機的經驗移植過去?
  
孫榮衛(wèi):2016年的數據顯示,可能中國市場賣了2600萬臺乘用車,但這里面的乘用車能夠聯網的大概只有5%,絕大部分車都還沒有聯網,但是智能化和網聯化已經是汽車發(fā)展的趨勢?,F在所有的車企,有很多車企還沒有推出智能化網聯化的汽車,但是可以這么說,所有的汽車企業(yè)它都有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叫車聯網部門,他們都在規(guī)劃他的汽車升級。因為汽車一旦要是聯網了之后,那么實際上安全問題就變得非常非常重要,這個比手機比其他智能硬件更重要,因為這個是牽扯到人命關天的事情,而對于汽車來說安全我們認為它是一個時間概念,一個設備一部汽車昨天是安全的,今天是安全的,但是不能因此說明天也是安全的,可能今天晚上就被黑客攻破了,明天就不安全了,不安全怎么辦,升級是他最后一道防線,我不安全以后我可以不安全,被攻破以后我今天被攻破明天一定會發(fā)布一個升級包,會推送給這些不安全的車輛,把這個漏洞補起來,所以安全升級是車企的最后一道防線,對車企來說對升級非常非常看中。
  
Q10:汽車整車系統里面有不同的單元需要不同的升級,現在廣升對于汽車這邊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哪方面?
  
孫榮衛(wèi):汽車里面我們現在做的車機、T-box這些是基本的,關于娛樂這一塊是車企都需要去上的,只要一打開就上。第二個新車部分,一部汽車傳統的汽車大概有200多個MCU,現在新能源汽車也有100多個MCU,這些MCU也都牽扯到要升級的,但是這些MCU的升級,我們現在做的汽車的升級不再是這些娛樂系統的升級,我們是整車升級,包括一臺車100多個、200多個MCU的升級,所以這一塊的安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因為它是核心的。
  
我們現在服務的像一個車企他們不會說一次升級很多的MCU,他們基本上會選擇5個以內的MCU做升級,因為MCU的升級安全性牽扯到非常多,不僅僅每一個MCU本身的安全穩(wěn)定的升級,而且牽扯到升級完了以后這個MCU先升級哪個,后升級哪個相互之間的沖突問題,所以目前車企不會說一次升級100個MCU。
  
Q11:車企,比方說那種合資品牌,他會把它的系統開放讓你們去做嗎?
  
孫榮衛(wèi):我想汽車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分三塊市場,一塊就是國際的大品牌,第二是合資品牌,第三是我們國產自有品牌。實際上現在國產自由品牌都已經很成熟了,像奇瑞、長安長城他們連發(fā)動機都已經自己做了,國產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到現在為止我們目前服務的,我們首先廣升作為一家中國公司我們現在首先也是從國產品牌先服務起,我們現在國產品牌大多數都已經有了接觸或者有相當一部分都已經有合作了。我們最近在從國產品牌往合資品牌去邁步,下一步目標是走國際品牌。
  
Q12:以前很多車廠在整車出廠之后是有明確規(guī)定說后裝市場的東西是不能接入到整車的主線上,這個在升級的時候會不會做區(qū)分?
  
孫榮衛(wèi):之前傳統車企很多思維模式和流程都會改變,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之后,比如說像之前車企,實際上車企離車主離得很遠的,因為車企需要通過4S店,4S店實際上是一個強大的隔閡,4S店對車企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競和關系,不完全是合作關系,競爭關系比我們想象的遠遠大很多。實際上很多車企我們最近聊,很多車企早對4S看不慣了,不滿意了,希望能夠削弱4S店。4S店有很多的用戶數據信息,但是他們不透傳。車企跟4S店不一樣。比如像我們做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就是在幫助車企去簡化他的售后服務流程,對4S店來說,對未來的智能化、網聯化對4S店來說他是需要重新再找他們新的出路的。很多的一些社會服務廠商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直接面向車主,完成社會服務的工作了,不需要通過4S店。
  
Q13:回到手機平板傳統業(yè)務,據我了解像Android8.0之后它對系統做了比較嚴格的認證或者是管控,用他的說法,他認證的系統是比較安全的,那么google本身又是一家賣廣告,廣升也是通過這種廣告的方式來獲取,那么雙方會不會有什么沖突?
  
孫榮衛(wèi):我們沒有沖突,google是Android生態(tài)鏈的盟主,我們是它的小弟,我們是完全的合作關系。一個是關于升級,另外您剛才說到比較專業(yè)的Android8.0確實升級的機制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google內部叫ABupdate,什么概念呢?之前Android8.0之前的手機,我們現在的手機有可能升級成磚頭,而且不可逆不可恢復的。你這邊一升級是在同一個分區(qū)里去做升級,在Android8.0之后google會強制要求過他的GMS認證的終端都要支持ABupdate,我這邊我是兩個分區(qū),比如說我本身從8.1升級到8.2,我升級的時候8.1是一個區(qū),8.2是一個分區(qū),我如果要是升級成功了,比如說升級成功了那么以后再運行一開機運行的就是8.2,8.1它是繼續(xù)保留著,如果8.2升級失敗了,我開機繼續(xù)運行8.1,8.2廢棄像沒升級一樣。所以在Android8.0之后FOTA升級確實google做了一個很大的機制的改變,那么現在很高興我們ABupdate我們都已經升級調試成功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們應該算是google全球FOTA的唯一的或者是第一個官方合作伙伴。什么概念呢?google它是服務全球化的,我們作為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我們作為一家中國的公司,實際上我們要去鑒別全球化的法律法規(guī)我們可能會顯得薄弱一點,所以我們是它的google FOTA的最大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在每一個版本發(fā)布的時候我們都會先把版本提交給google,讓google給我們測試,他幫我們測試看我們這個產品是否符合了不同國家的需求,滿足了不同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滿足了之后我們才給我們的客戶發(fā)布,所以這一點是google專門給我們開啟了一扇門,他來保證我們安全。
  
第三個你剛才說google是一家廣告公司,一點不假,也可以認為我們是通過廣告來實現我們的商業(yè)模式,或者也可以認為我們是一個廣告公司,也并無不妥。在此之上為什么我說我們還是合作關系呢?google它的廣告還需要我們去幫他推廣呢,google在手機這一塊主要是AdWords我們要每個月,AdWords是一個大的平臺,我們相當于是幫他平臺里面的廣告主我們去幫他做推薦,我們去幫他做分發(fā)。
  
Q14:智能音箱這個市場有沒有升級的需求?
  
孫榮衛(wèi):智能音箱現在我們看到也基本上是兩類,一類創(chuàng)業(yè)公司我們還是做了蠻多的智能音箱,我們現在也和一家BAT級別的智能音箱的公司在合作。
  
Q15:在車聯網方面,Tier1的廠商多一點還是Tier2的多一點,還是整個車上會更注重?
  
孫榮衛(wèi):國內的Tier1我們應該覆蓋了80%,都有合作了。我指的是車機。那么第二個就是整車廠這邊,實際上在車聯網的市場整車廠的話語權會更強,Tier1也需要去服務于整車廠。那我們現在整車廠我們稱之為叫八大八小,國產品牌的八大八小。我們現在基本上都覆蓋到了,我們合作了大概有八大八小其中的一半,有合作了,還有另外一半現在還在做預研做評估。
  
Q16:剛才孫總說了三個事業(yè)部,手機、汽車,物聯網?,F在平臺互聯網都是互聯互通,這三個事業(yè)部完全隔離開來對業(yè)務開展有益嗎?
  
孫榮衛(wèi):有利,實際上設立三個事業(yè)部主要就是為了更好的去支持我們的客戶,因為這三塊首先第一個就是從客戶的來源是不一樣的,當然這里面不排除有的公司這三者他都做,但是多數的公司他還是只專注于一個領域的,那對于我們開拓不同的市場我們需要去分開。
  
第二,它的技術架構、技術路線也都不一樣的,比如手機目前基本上都是Android,Android這一塊我們本身產品的開發(fā)比較成熟穩(wěn)定,但是我們還是要干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就是跟進,跟進Android的新版本,跟進普通芯片公司新的平臺,我們還是需要去積極跟進。對于汽車這塊我們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開發(fā),因為它有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然后有各類不同的芯片,所以我們這邊必須有專人來服務車企。
  
車企的服務它跟其他的都不一樣,車企的談判周期非常長,我們在進車企這個領域之前我們反復給自己打預防針,因為經常有朋友說你要想成為車企的供應商需要花很長很長時間,好在整體來說比我們想象當中還是要好一些,但是周期還是比較長的,之前車企Tier1很多大的車企可能要花兩三年時間,我們現在經常兩三個月,車企車聯網事業(yè)部他們會主動幫我們推,盡快去加快他的流程,但是總體上來說比手機比物聯網它的談判的周期還是要長的。我們一般情況下比如說跟汽車,跟物聯網,哪怕是一個新的客戶,我們基本上三次肯定能夠達成合作,三次達不成合作基本上他就不會選擇我們了,但是往往車企我們10次不夠,要20次,而且每一次去拜訪我們都是一個團隊拜訪,可能四五個人過去,一個人回答不了他這么多的問題。
  
Q17:您剛剛講說未來的汽車市場要實現產品和服務,要收軟件的費用和技術服務的費用,那這部分技術服務的費用是怎么收呢?
  
孫榮衛(wèi):我們現在也是分成一個就是軟件的我們分成終端的,汽車端的,比如說他有車機,他有T-box,有MCU我們是按照個數的,一個設備一個License,終端的License,但是我們把這個設備,把服務器這套架構搭建起來,把終端升級識別好,未來還需要維護這套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赡苘嚻筮@邊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提出差異化的需求我們還需要去把它維護,所以這里面也還會收取一些維護的費用。
  
Q18:那您能預測一下像您展望的車企這種轉變,大規(guī)模的轉變,預計會在什么時候?
  
孫榮衛(wèi):實際上現在已經開始了,我剛才說了現在所有的車企他的車可能不聯網,他的車可能不支持自動駕駛,但是他都已經有一個部門叫車聯網部門,都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準備了。
  
Q19:車企人在改變,那互聯網汽車,尤其阿里巴巴斑馬汽車勢頭特別猛,您是否要看一下說未來是互聯網汽車類似阿里巴巴這種斑馬汽車的天下,還是傳統汽車天下?
  
孫榮衛(wèi):我覺得斑馬這個名字取得很好,他如果起叫騾子汽車我認為更好,未來汽車就是一個合體,傳統的車企互聯網化,或者是互聯網借鑒傳統車企的經驗然后大家合體為一。未來互聯網它可能不是一個專門的行業(yè),車聯網本身就是渾然一體的。
  
另外談談我對斑馬的看法,最近可能大家也看了很多文章,然后斑馬這邊頻繁發(fā)了好幾篇新聞,叫阿里的上半身加上汽的下半身然后是什么,最后一篇文章叫阿里的上半身加上汽加一汽的下半身,這里面我們作為旁觀者,傳遞了信息,一個就是市場外面?zhèn)餮缘纳掀c阿里不合這個應該是實際情況。我想不合的原因不是說這種模式的錯誤,相反是這種模式應該是對的。因為斑馬汽車確實上汽X系列汽車確實賣得挺好,用戶反饋挺好,為什么現在兩家鬧得不合了,說白了還是主導權的競爭,你這個車到底是互聯網汽車還是傳統汽車,到底是屬于上汽還是屬于阿里,大家現在還在爭論這個點。我認為未來這個點不再爭論了,大家真正融合為一體,現在還是彼此之間的縫隙太大,還沒有柔和到一起。但是緊接著你像上汽這邊可能他們之間有隔閡,其他的車企可能又上了,主要現在一汽又會很快加入斑馬陣營里來。我覺得對于這些車企來說選擇與斑馬合作,可能對他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今天你要開斑馬汽車真的會很方便,因為阿里他有很大的互聯網基因,阿里有很多的互聯網資源,都可以堆砌上去,確實對用戶,對車主來說他開車會開的很方便。這里面會有一個鎮(zhèn)痛期,雙方之間的整合融為一體,然后會有一個磨合期,會有一個鎮(zhèn)痛期,未來可能兩者最終都將會融合為互聯網汽車,它就是一個物品,它不再是互聯網+汽車。
  
Q20:銷售方式是通過直銷跟用戶的銷售,還是有合作伙伴。三個產品現在分別都是一樣的?
  
孫榮衛(wèi):我們的市場推廣,因為我們是B2B的,我們不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我們服務的這些合作伙伴都是手機廠商、汽車廠商,各類智能硬件廠商,我們跟他們的合作都是直接合作的。但是我們在直接合作的過程當中,我們沒有通過代理,但是我們有很多合作伙伴給我們賦能,給我們加力。我們這里面的合作伙伴,為什么半導體的會議我們參加了,因為半導體的這些芯片公司他可能是我的合作伙伴,像展訊、高通、MTK他們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幫他賦能,他這個芯片本身不支持FOTA的功能,那我們通過和他的技術合作讓他們的芯片支持FOTA的這個功能。那同樣我們也和一些ODM的模塊廠商合作,讓他的模塊支持升級的功能。我們定位我們最終客戶實際上是終端廠商。

責任編輯:靳玉鳳

相關推薦

“新三網”一網打盡

隨著加快推動電信、廣電和互聯三網融合決定的出臺,滬深兩市科技股被群體激活,不僅是上述三類被融合的相關網絡行業(yè)大幅上漲,市場中凡是帶網的板塊也極度紅火,其中,物聯網、智能電網表現最為出眾,連帶融合的大網被投資者稱為“新三網”。據統計,上周通信、電子信息、數字電視、計算機、物聯網、智能電網等6類板塊累計資金凈流入高達186.44億元,顯示出市場資金對上述板塊有很高的參與三網融合第一創(chuàng)業(yè)認為,包括天威視訊、電廣傳媒、歌華有線、廣電網絡等在內的有線電視企業(yè)將打開于電信業(yè)務的新市場,受益程度最大。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將通過提供基于影視節(jié)目的新型增值服務增加服務種類。中興通

無錫:該不該啃“三網融合”這張“畫餅”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并給予政策支持。三網融合設定了階段性目標: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yè)務雙向進入試點;2013年至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fā)展,普及應用融合業(yè)務,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yè)格局。“三網融合”主要是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高層業(yè)務應用的融合,在網絡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三網融合不是新概念,提了足足有多少年了,而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電信和廣電在各自領域里互不相讓,比如兩家為搶占家庭終端——電視,分別就形成了有線電視和IPTV水火不容的兩種替代性極強的業(yè)務形態(tài),這各行其道的做法使得三網融

英特爾:聚焦三網融合與物聯網

與ICT產業(yè)相同,英特爾也將物聯網和三網融合視為其重要的戰(zhàn)略機遇,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切入點:開源軟件平臺和面向嵌入式應用的系統芯片。在今年春季IDF(2010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中國區(qū)總裁楊敘表示,IT行業(yè)正迸發(fā)出新活力,IDF也將帶來新技術、新體驗,并揭示新的合作機遇。個性化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在楊敘看來,三網融合或物聯網都屬于個性化互聯網時代,而這一時代正在啟動,他希望英特爾能與合作伙伴一起迎接這一機遇。在IDF上,英特爾將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數字標牌、數字家居以及節(jié)能房屋等“搬上”演講臺,以多元方式為參會者營造了三網融合及物聯網全新體驗。“從傳統PC到智能手機,從上網本到電視、車

三網融合帶來持續(xù)性機會

得益于2009年3G投資的拉動,通信設備行業(yè)的企業(yè)普遍實現了業(yè)績高增長,在金融危機中獨樹一幟。在諸多業(yè)內人士看來,雖然2010年國內通信行業(yè)投資同比會有所下滑,但通信設備行業(yè)高景氣度的狀況仍會持續(xù)。實際上,在三網融合和物聯網逐步推進的背景下,通信行業(yè)將迎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內容提供和網絡整合三大領域的發(fā)展機會將逐漸涌現,從而給電信網絡運營商、通信設備提供商和信息內容提供商等子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今年一季度投資縮減根據日前工信部公布的“一季度電子信息產業(yè)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及分行業(yè)完成情況”顯示,在電子信息制造業(yè)的各個細分行業(yè)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