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租車服務公司 Uber 已原則上同意將大部分東南亞地區(qū)的業(yè)務出售給競爭對手 Grab,進而結束兩家公司在該地區(qū)市場耗時持久、成本高昂的爭奪戰(zhàn),Uber 成為 Grab 的股東之一,持股占比約為 30%。

據悉 Uber 和 Grab 正在就最終出售協(xié)議進行溝通,部分條款可能會調整,同時任何涉及影響整個市場格局的交易都可能面對嚴格的監(jiān)管和審查,據知情人士透露 Uber 在 Grab 持有的占比有可能會低于 30%。
為了爭奪東南亞租車服務公司,Uber 每年支出高達 2 億美元,主要競爭對手是來自新加坡的 Grab 和 PT Go-Jek。其中印尼摩托車網絡租車服務商 Go-Jek 最近剛從 KKR&Co、中國網絡巨頭騰訊等投資方中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資金。這筆募資使 Uber 倍感壓力,同時也讓東南亞租車服務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Bloomberg 稍早報導,Uber 將東南亞市場業(yè)務出售給 Grab 的交易即將達成。Uber 和 Grab 的公司發(fā)言人都沒有對此發(fā)布評論。
將處于激烈競爭中的東南亞市場業(yè)務出售,能緩解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的壓力,Uber 在2017 年的營收為 73.6 億美元,凈虧損 44.6 億美元,Dara Khosrowshahi 需要在 2019 年掛牌上市之前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業(yè)績,才能吸引投資者。
Dara Khosrowshahi 自 2017 年 9 月出售 Uber CEO 以來,他重組該公司的業(yè)務,出售了多個處于嚴重虧損狀態(tài)的非核心業(yè)務,包括美國市場的汽車租賃服務。最近幾周 Dara Khosrowshahi 曾公開表示,無論面對多大虧損,Uber 都不會放棄東南亞市場,該市場仍然擁有巨大的潛力,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 Uber 在東南亞市場會繼續(xù)虧損,行銷和補貼費用持續(xù)上升,盡管 Uber 在東南亞市場已投入數(shù)億美元,但仍然難以與本地的服務商競爭。
Uber 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并非都是一帆風順,提升市場占比的同時往往面對巨額的虧損,選擇將業(yè)務出售給競爭對手的做法也曾采用多次。2017 年 Uber 俄羅斯市場業(yè)務與競爭對手 Yandex 合并,Uber 獲得了后者大約 37% 股份,2016 年 Uber 將中國市場業(yè)務出售給競爭對手滴滴,并獲得了滴滴大約 20% 股份。
目前 Uber 和 Grab 的談論涉及東南亞市場的所有業(yè)務,但最終協(xié)議可能會排除部分業(yè)務。雙方的業(yè)務重組會影響到他們共同的投資方軟銀集團,該集團在 2018 年 1 月向 Uber 投資了 77 億美元,持股占比為 15%,同時軟銀也是 Grab、滴滴等公司的主要股東,幾乎在全球各地區(qū)市場的租車服務都有投資。
中國租車服務商滴滴正在還業(yè)務拓展到日本市場,并收購了巴西熱門的租車服務應用程序 99Taxis,同時還在澳洲市場與 Uber、Ola 競爭并保持領先,Uber 在全球多個新興市場都面臨巨大的壓力。
Uber 和 Grab 的交易將使得后者主宰東南亞租車服務市場,據 Google 和新加坡主權投資機構淡馬錫的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5 年東南亞租車服務市場規(guī)模將成長到 131 億美元。
責任編輯:黃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