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旗下的短視頻分享社區(qū)微視在官網(wǎng)發(fā)布了一則簡單的關閉公告。
微視公告
“親愛的微視用戶,感謝您長久以來的不離不棄,我們很遺憾的通知您,微視將于4.10日起關閉應用。請您登錄微視的PC官網(wǎng)(http://www.weishi.com)到個人頁下載視頻,感謝您長久以來的支持~”
在短視頻領域風生水起的今天,微視的離場宣言,顯得有些落寞。但是,回顧微視近些年的發(fā)展過程,今天的結局,似乎也并不難以接受。
“起了個大早,還沒趕上晚集。”這句話或許可以概括微視的心路歷程。
2013年9月28日,主打8秒短視頻的微視正式上線。當時,騰訊對微視寄予眾望,希望通過短視頻分享來搶占移動社交領域。
微視大咖
在騰訊的大力推動下,微視也迎來過一段“輝煌期”。2014年春節(jié)期間,眾多明星通過微視進行拜年,為微視拉來了一大波用戶。同年7月,騰訊微視被正式確立為一個獨立部門,同時,還將騰訊微博的部分人員轉入了微視。
但短短半年之后,微視就再次發(fā)生變動:總經(jīng)理邢宏宇離職、運營總監(jiān)轉崗、整個部門被并入騰訊視頻。按照騰訊當時的說法,微視并入騰訊視頻后,二者將整合成長視頻+短視頻的立體視頻體系,可發(fā)揮的空間更大。但對于此次調整,業(yè)內一致認為是騰訊對微視的戰(zhàn)略放棄。
當時的微視正面臨“內憂外患”,過的確實不好。2014年10月,在微視剛剛獨立3個月后,微信便推出了小視頻功能。這就讓微視很尷尬了,要知道,微視成立之初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拍攝的短視頻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等。微信現(xiàn)在自己做了小視頻,也意味著微視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移動社交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微視的總經(jīng)理邢宏宇此前也負責騰訊微博,從這相繼兩個失敗的產(chǎn)品身上,也能看到一些騰訊所面臨的問題。
劉偉在知乎上的實名認證是原騰訊微博ued負責人,他在總結騰訊微博的失敗原因時曾提到,最重要的一點,是工作思路上不領先。
“還是騰訊公司原來產(chǎn)品的思路,靠強力的渠道,大規(guī)模增加功能,產(chǎn)品方法上雖然敏捷迭代,但是要從創(chuàng)業(yè)產(chǎn)品的角度說,這些都太不夠啦。”
而這個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了微視。劉偉稱,微視在產(chǎn)品功能和體驗層面本身沒問題,但從產(chǎn)品策略和定位來看,只能等死。
短視頻對于當時的中國用戶而言,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對于騰訊來說也同樣如此。沒人知道這個領域會朝哪個方向發(fā)展,但是,騰訊的“大公司病”害了微視,做什么都想一下子搞大。
除了內憂,外部競品的爆發(fā)式增長,也給微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2014年8月,已經(jīng)成為新浪微博內置應用的秒拍推出了4.0版本,從功能上講,秒拍可以覆蓋掉微視,更何況新浪微博為其帶來的源源不斷的流量;2014年5月,美圖公司旗下的美拍上線,2015年1月,美拍就宣布用戶量突破1億;2014年11月,“Gif快手”更名為“快手”,開始專注于短視頻社交。
有人說,微視是生不逢時,受限于移動網(wǎng)絡的發(fā)展,沒有趕上短視頻爆發(fā)的時代。但是,看看同一時期的其他產(chǎn)品,秒拍、美拍、快手,這些都活了下來并且活的很好。
為什么這些產(chǎn)品能活下來?至少在用戶群定位上,他們并沒有著急擴大范圍,而是從自己專注的領域做起。比如快手抓住了三四線城市用戶、美拍則依靠大量城市女性用戶。
所以,微視是敗給了“自己”。騰訊一直以來都是支持內部競爭的,大家最為熟知的便是QQ和微信。理論來說,如果微信沒有推出小視頻,而是一直使用微視作為視頻分享工具,可能微視的今天會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