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博通雖然致力于收購高通,但這一收購事宜目前有了變數,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已開始對這一收購交易進行評估,在交易未達成之前就開始進行評估十分罕見。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CFIUS已至少同兩家公司中的一家有過接觸,而另外兩名消息人士則透露,CFIUS已在上月同兩家公司都有過會面,討論了收購事宜。
從外媒的報道來看,CFIUS對博通收購高通的交易進行評估,源自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約翰·科爾尼(John Cornyn)的敦促,其在當地時間周一致信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敦促CFIUS在3月6日高通股東大會召開之前,對博通收購高通進行評估。
CFIUS對這一潛在收購交易還未達成協(xié)議就進行評估,是因為博通在發(fā)出的收購要約被高通董事會拒絕之后,公布了高通董事會的提名人選,準備惡意收購高通。
高通董事會目前共有11人,博通最初公布的也是11位提名人選,后來作出了改變,希望獲得高通董事會的6個席位,而一旦其順利獲得高通董事會的6個席位,其就將在高通董事會中占據主導地位,也會給收購高通帶來便利。
之所以由CFIUS對這一潛在的收購交易進行評估,則是因為目前博通的總部在新加坡,而高通的總部在美國,其在多個領域的芯片中都居于領先地位,是美國半導體皇冠上的明珠,CFIUS可能也擔心重要的芯片技術流出國。外媒獲取的信件內容也顯示,約翰·科爾尼在信中明確告知史蒂芬·姆欽,他敦促CFIUS在3月6日的高通股東大會召開之前,確定這一收購交易可能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的擔憂。
雖然CFIUS的評估并不意味著博通收購高通的交易會被叫停,但如果CFIUS在3月6日高通股東大會召開之前作出不利于博通的評估,可能就會給博通收購高通一事帶來影響。
而目前距離高通股東大會召開還有10天的時間,此時外媒報道CFIUS對博通收購高通進行評估,可能也會對高通董事會的選舉帶來影響,博通提名的人選能否順利當選也就有了變數。
但就對博通收購高通的交易進行評估一事,CFIUS和博通方面都拒絕作出評論。外媒在報道中指出評估是在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約翰·科爾尼敦促下進行到的,而約翰·科爾尼方面的代表也沒有立即對此作出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博通總部目前雖在新加坡,但為了順利收購高通,其可能會將總部遷往美國,博通CEO陳福陽在去年就公開有過這方面的表述,這樣就可以避免CFIUS的審查,法律人士也認為這是可行的。
但也有謹慎的人士指出,即便博通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往美國,可能也無逃避CFIUS的審查,屆時CFIUS可能會對博通董事會的構成及主要股東進行審查,已確定博通的控制權是不是在美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