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社保、公積金,再也不需要專門跑一趟辦事大廳了,打開‘筑民生’APP全部搞定,真是太方便了。”8月31日,準備買房的貴陽市民吳松說。
“筑民生”是一個由貴陽市政府批準,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lián)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信息便民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平臺通過手機APP、PC端和微信公眾號3個渠道,向市民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互聯(lián)網+民生’服務,使貴陽市民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戶籍證照、就業(yè)服務、生活賬單、醫(yī)療服務、安居樂業(yè)、出行服務六大類便民服務,節(jié)省了市民的辦事時間。”筑民生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武說。
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需要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共享。“筑民生”平臺建設過程中,貴陽市大數據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統(tǒng)籌,使多個政府部門的數據資源在平臺匯聚共享。“‘筑民生’平臺目前已整合醫(yī)院預約掛號、交通違章查詢、公積金系列服務和個人社保查詢、菜價查詢等服務,共計191項,其中143項政府服務由市公積金中心、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18家委辦局提供,商業(yè)服務現有35項。”周武說。
建設“筑民生”平臺,是貴陽打通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推動數據實現塊上聚集的舉措之一。目前,貴陽已經完成全市54個市直部門和各區(qū)(市、縣、開發(fā)區(qū))的政府數據資源目錄建設工作,將建立的數據資源目錄進行集中存儲、統(tǒng)一管理,從根本上解決政府數據“有什么、在哪里”的問題;打通了44個部門近300項數據接口,形成了覆蓋人口、城市管理、建設規(guī)劃等多個領域、擁有健全管控機制和完整數據流向監(jiān)測記錄的政府數據共享管網。
政府數據實現共享,大數據在民生領域的應用也更加全面。今年5月,貴陽市住房公積金微信平臺上線第一個線上辦理業(yè)務——退休職工自助提取公積金。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數據共享平臺系統(tǒng)可查詢職工離職、退休社保數據,職工離職、退休后提取公積金時不用再提供紙質離職證明或退休證明。
貴陽還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積極打造大數據全治理鏈,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chuàng)新的工作格局,讓大數據發(fā)展惠及民生,讓城市管理更精細、高效。
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這一社會管理“痛點”和難點,云巖公安分局“對癥下藥”,自主建設了“智慧門牌”數據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理念破解城中村人口管理難題。作為“智慧門牌”試點村的云巖區(qū)改茶村,曾是盜竊等各類案件的高發(fā)地。一塊塊“智慧門牌”安裝在村內每棟樓房外一年時間后,改茶村的“兩搶一盜”案件同比下降30%。通過“智慧門牌”后臺數據,公安機關抓獲30余名嫌疑人。
作為全省大數據發(fā)展的主力軍、主戰(zhàn)場,貴陽市緊扣打造“中國數谷”的目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數據戰(zhàn)略行動。近年來,在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方面,貴陽市取得多項國內第一:第一個建成市級政府數據資源全量目錄,第一個為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立法,第一個建成市、區(qū)兩級政府一體化數據開放平臺……
目前,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經過三次改版升級,已累計面向社會免費開放600余萬條數據、2700余個數據集,累計訪問量超21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