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TrendForce下屬部門WitsView的最新報告,2018年全球品牌液晶電視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18億部,比去年增長3.4%。今年市場主要受到世界杯庫存需求和電視機價格下降的推動。自京東方的第10.5代工廠投產(chǎn)以來,大尺寸面板的成本大幅下降,同時也降低了電視機的價格。特別是,大尺寸型號更具吸引力的零售價格可能會推動電視市場的未來增長。
“展望2019年,國際電視品牌將從先進的電視技術中尋求更多的增長,包括8K,QLED和OLED。”WitsView的研究經(jīng)理Jeff Yang說。另一方面,中國電視品牌繼續(xù)開拓海外市場,并在產(chǎn)品組合中大尺寸電視的份額繼續(xù)加大。此外,電視品牌在黑色星期五銷售期間降價,加快了全球促銷的速率。盡管缺乏全球體育賽事,但明年有吸引力的零售價格可能會提振電視需求。因此,預計2019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進一步擴大至2.21億部,同比增長1.3%。
QLED部門可能會遇到價格戰(zhàn)
OLED產(chǎn)品的開發(fā)仍然受到面板供應的限制。作為QLED電視市場的領先廠商,三星可能更傾向于在2019年開發(fā)8K電視,因為OLED電視近年來的滲透率更高。今年液晶面板的成本降低也同時降低了QLED電視的價格,這將使得供應商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北美黑色星期五銷售中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例如,三星55英寸QLED電視售價999美元,65英寸QLED電視售價1299美元,這表明三星有意通過降價保留其在QLED市場的份額。
當三星為QLED型號提供激進的價格時,LG E和索尼保留了其OLED產(chǎn)品線的高價。然而,由于LG Display的面板供應緊張以及產(chǎn)量提高的障礙,OLED面板的成本仍居高不下。隨著低價液晶電視涌入市場,OLED模型能夠保持高端市場定位還有待觀察。
中國電視品牌更快地開拓海外市場,并在國內(nèi)市場推出更多大尺寸機型
今年雙十一購物活動中,電視銷售的預期不足。供應商越來越難以從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的潛力中獲益。此外,傳統(tǒng)電視品牌由于小米的崛起而面臨較小的增長空間,因此他們一直致力于開拓海外市場。例如,TCL和海信非常積極地擴大其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在今年的北美黑色星期五銷售中開啟了有競爭力的價格戰(zhàn)。海信的40英寸電視(非互聯(lián)網(wǎng))售價99美元,TCL的55英寸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售價349美元,65英寸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售價398美元。
中國電視品牌繼續(xù)提升大尺寸電視在產(chǎn)品組合中的比重。隨著京東方10.5代工廠開始出貨,明年華星光電11代廠也將帶來額外產(chǎn)能,行業(yè)將得到充足的大尺寸(65寸、75寸及以上)面板供應。受到新一輪置換購買的推動,市場預計會出現(xiàn)更大的需求量。
8K機型對電視制造商仍具有戰(zhàn)略意義
短期內(nèi),8K電視依舊難以推進。由于面板成本過高,供應鏈不完善且缺乏8K內(nèi)容,8K電視未來增量有限。然而,8K機型對于制造商而言又擁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8K電視的到來改變了高端電視市場格局,也為消費者提供了QLED和OLED之外的選擇。總體而言,電視市場未來增長將集中于大尺寸電視和QLED/OLED機型。隨著更多大尺寸液晶面板廠的開設,OLED面板產(chǎn)能的提升,大尺寸電視售價將加速下降,QLED/OLED電視產(chǎn)品也將加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