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據外媒報道,雖然已經有海量熱錢涌入自動駕駛領域,各家公司都在絞盡腦汁教會汽車自己操作方向盤,但伴隨自動駕駛風潮第一波落地的可能并非自動駕駛汽車。被復雜道路問題糾纏的焦頭爛額的業(yè)內人士可能會遵循人類的悠久傳統(tǒng),去大海里尋找棘手問題的答案。
比起操心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世界上有一部分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造船上,它們要把大大小小的船只也帶入自動駕駛時代,用AI來節(jié)省燃料,避免昂貴的事故和擱淺并將海員們從枯燥孤獨的海上生活中解放出來。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船。集裝箱船舶和其他海上巨獸雖然不用擔心路上無視交通規(guī)則飛馳而過的電動車,但它們也有自己的隱憂,因為這些家伙每次轉彎或停下來都得花上數海里,因此船長必須提前且準確的做決定。同時,搭載Autopilot的特斯拉只需8顆攝像頭就能給自己打造一個360度保護罩,但換到1000英尺長的超級巨輪上,恐怕幾百顆攝像頭都是鳳毛麟角。即使真能裝上這些攝像頭,恐怕船上的計算能力也Hold不住,畢竟4顆攝像頭一個月就能生成3TB的數據量。因此,要想靠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巨輪上恐怕得備著服務器機房。
當然,事情并沒有那么悲觀,還有好消息呢。好消息是對一艘耗資數百萬美元的集裝箱船來說,幾百顆攝像頭的成本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整個船上,6%-7%的運營成本都來自船員。”Buffalo Automation公司CEO維克拉姆說道。“而有80%的船舶事故都是人類失誤或疲勞駕駛造成的。如果用上了自動駕駛,保險、燃油和運營成本都會大幅下滑。”
Buffalo Automation這家新創(chuàng)公司與紐約的水牛城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正在開發(fā)自動駕駛船只。2015年以來,它們已經為各種大小的船只武裝了LiDAR(激光雷達)、熱感應攝像頭和GPS。對,它們做的就是船用Autopilot,除了能幫船只加速,搭載的攝像頭還能讓船只清楚的看到附近水域的小船、游泳者和各種標識牌。
現在,它們的系統(tǒng)已經能讓800英尺(約合245米)的大船在復雜環(huán)境中自由航行了。在測試中,船只還成功穿過了克利夫蘭凱霍加河上一系列交通繁忙且狹窄的船閘。
與它們相比,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膽子就小了點”,他們把精力集中在了小船上。這些研究人員設計了一艘可3D打印的小船,他們認為這條船能在阿姆斯特丹或曼谷這種水系發(fā)達的城市承擔運人運貨的工作。“想像一下你就會發(fā)現,其實我們可以將一些在白天侵占基礎設施服務的工作挪到網上,由自動駕駛船只執(zhí)行貨物遞送、垃圾管理等工作。”麻省理工CSAIL實驗室負責人羅斯說道。
該團隊相信,他們的3D打印船可以借船上的GPS傳感器和慣性測量設備進行精確定位?,F在,研究人員正在開發(fā)需要用到的控制軟件,他們的測試工作也已經在查爾斯河上開始了。
美國海軍也在該領域投資不少,它們想得到一款能執(zhí)行海岸巡邏和防衛(wèi)任務的自動駕駛船只?,F在它們正在開發(fā)一套系統(tǒng),讓自動駕駛船只互相交流并制定出最好的阻擊和攔截計劃。
當然,即使集裝箱船有了自動駕駛能力,也不意味著船員們會很快失業(yè)。“船員們可不止管船只導航,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其實是船只維護和緊急滅火等。”Buffalo Automation的維克拉姆說道。“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項補充性的技術。”
在他看來,第一個獲得商業(yè)應用的是自動駕駛拖船?,F在,這種船只至少要配5名船員,才能將大型船只踉踉蹌蹌的拖回碼頭。如果用上計算機和合適的傳感器,可就省事多了。
因此,在Waymo、通用、特斯拉等巨頭一心研發(fā)自動駕駛汽車的背景下啊,另一撥人選擇大海也不奇怪。他們可能救不了成千上萬的性命,但能控制好占全球三分之二面積的海洋也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