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校教育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硬件終端的限制,教與學這一傳統(tǒng)模式或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6月17日,由CIBN互聯網電視(運營公司為國廣東方)發(fā)起的電視端互動教育課程順利開課。這一課程借助CIBN互聯網電視旗下教育智能終端,實現了多終端的師生互動——教師通過PC端授課,學生通過TV端聽課,兩端可以通過視頻實時問答對話。
這是目前國內首創(chuàng)的全新互動教學模式,也是“互聯網+電視大屏”給傳統(tǒng)教學場景帶來的一次突破。

電視端互動教育課程界面
“首次開課,我們的在線學生人數峰值達到了450人,13位教師同時授課。下課后,學生和老師的反饋都很不錯。”CIBN教育負責人楊大為介紹,“由于大屏端內容監(jiān)管嚴格,不會出現廣告等干擾,學生可以在純粹的浸潤式環(huán)境中學習,家長更易于伴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且相對于手機和電腦,電視屏幕更大,有利于減少近視眼的發(fā)病率。這種直接把客廳變‘書房’的學習模式,深受家長好評。”
CIBN教育是CIBN互聯網電視的特色業(yè)務之一,該業(yè)務除在互聯網電視大屏端匯聚精品教育內容,近幾年還成功推出了多款智能終端產品。2017年,基于CIBN互聯網電視自有技術方案,其智能終端產品實現了大屏互動功能,經過一年的完善,大屏互動教學模式得以啟動。
深耕大屏教育多年,楊大為感慨頗深:“互聯網電視教育的傳統(tǒng)錄播課,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互聯化的用戶。僅有優(yōu)質課程內容還不夠,互動才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之一。真正的互動來自對課程內容的交流。作為家庭的中心,電視大屏會是互動教育的新機遇。然而,互動技術在電視大屏并未大規(guī)模應用,巨大的市場空白急需填補,優(yōu)質教育資源尚未普及到更多家庭。因此,CIBN教育希望能和電視從業(yè)者、優(yōu)質教育內容從業(yè)者攜手,在互聯網電視教育的風口脫穎而出,引領互聯網電視教育新互動時代的發(fā)展,成為大屏教育的巨頭。”
據悉,在本次互動課程開課1個多月前,CIBN互聯網電視總經理毛衛(wèi)兵曾在亞太OTT/IPTV生態(tài)大會上介紹中國廣電入主國廣東方后的CIBN互聯網電視發(fā)展新圖景。他表示,CIBN互聯網電視平臺戰(zhàn)略定位調整后,在承接原來的使命之外,還會考慮多端多屏的打通,全體系的打通,重視一個個垂直領域的建設,通過智慧廣電的建設延伸到智慧小區(qū),乃至整個社會,讓整個社會都智慧起來。
這是CIBN互聯網電視的新起點,也是CIBN教育的新起點,其推出的大屏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說是CIBN互聯網電視理想場景的一個典型案例。

CIBN教育互聯網電視端界面
有了電視大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到底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首先是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化。
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對不同層次的學習者采用步調一致的教學方式, 很難滿足每個學習者的需求。利用互聯網電視互動模式,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際需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地點、內容、進度和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學習者不僅可以向老師請教, 還可以與其他學習者進行討論, 交換意見。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其次,形成以家庭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觀念,真正讓教育回歸家庭。
互聯網電視依靠內容的結合、重組、衍生,借助互動來重構家庭學習場景,完成大屏教育生態(tài)平臺的閉環(huán)。其作為用戶大屏端的主要觀看途徑,已成為家庭教育場景的重要呈現形式之一,開啟了家庭教育場景的新模式,受到幼兒園和小學生等低齡用戶家庭的追捧,真正實現讓教育回歸家庭的理念。
當然,這一模式的應用場景也不僅僅是學校教學,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規(guī)模化培訓場景同樣適用。就在此前不久,CIBN互聯網電視在線教育平臺項目還獲得了由北京市石景山區(qū)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18年石景山區(qū)科技計劃項目立項支持。CIBN教育平臺的運營服務能力及產品的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