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消息,“現在的今日頭條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爆款APP,而是成長為一個信息平臺。”今日頭條商業(yè)產品副總裁劉思齊在金投賞發(fā)表演講時如此表示。
今年8月,今日頭條旗下的火山小視頻推出旨在培養(yǎng)更多短視頻UGC用戶的“火苗計劃”;悟空問答簽約眾多專業(yè)領域知名“大V“,抖音的iDOU夜嘉年華則聚集了來自全世界300名最會玩的“90后”甚至“00后”新世代網紅。
對于上述業(yè)內熱議事件的背后邏輯,劉思齊給出了解讀:今日頭條在用戶脈絡上已發(fā)生三個重大變化,通過火山小視頻社區(qū)的興起,往下占領下沉市場;通過悟空問答聚合頭部高知群體,提升高知流量與精品內容;通過抖音聚集潮流“00后”,不斷滲透和影響年輕化群體。
劉思齊表示,這三個重要產品布局,讓今日頭條擁有了比過去一年更豐富的用戶脈絡層次與更多元的內容及流量來源。今日頭條正在變身為一個更年輕、更高知、更互動的平臺。
現在,今日頭條的產品格局除了火山小視頻、抖音以及悟空問答,還包括西瓜視頻、“內涵段子”、東方IC、Flipagram等,由資訊延展到音娛、社區(qū)、圖片等多個領域。據劉思齊介紹,今日頭條單用戶每日使用時長已達到76分鐘。
人工智能方面,今日頭條在內容生產、交互等多個領域應用。以內容生產領域為例,人工智能借助系統(tǒng)算法為文章選擇匹配度最高的標題及封面配圖,借助AI寫稿機器人,在財經、體育等題材獨立完成事實性稿件寫作,在體育賽事結束僅2秒后即可完成文章寫作。
劉思齊指出,今日頭條平臺的人工智能化發(fā)展到今天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連接方式的融合。編輯、搜索、社會化關系、推薦等各要素在同一個體系里互相促進。例如,搜索和社會化關系的數據可作為特征優(yōu)化推薦引擎。
二是生產、消費、互動的融合 ?;ヂ摼W女皇報告顯示,“BAT+今日頭條”已經占據中國移動互聯網77%的用戶時長,如此大規(guī)模的用戶注意力卷入,緊靠單純的內容分發(fā)無法企及,這中間包括生產、互動的因素。而更優(yōu)質的內容生產、尤其是中長尾內容的生產,對內容消費有著正向的拉動作用。今日頭條用技術連接作者和讀者,激發(fā)更高質量互動的同時,刺激內容生產和消費,形成正向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