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用戶點擊網站頁面上的內容URL,經過本地DNS系統(tǒng)解析,DNS系統(tǒng)會最終將域名的解析權交給CNAME指向的CDN專用DNS服務器。
2、CDN的DNS服務器將CDN的全局負載均衡設備IP地址返回用戶。
3、用戶向CDN的全局負載均衡設備發(fā)起內容URL訪問請求。
4、CDN全局負載均衡設備根據用戶IP地址,以及用戶請求的內容URL,選擇一臺用戶所屬區(qū)域的區(qū)域負載均衡設備,告訴用戶向這臺設備發(fā)起請求。
5、區(qū)域負載均衡設備會為用戶選擇一臺合適的緩存服務器提供服務,選擇的依據包括:根據用戶IP地址,判斷哪一臺服務器距用戶最近;根據用戶所請求的URL中攜帶的內容名稱,判斷哪一臺服務器上有用戶所需內容;查詢各個服務器當前的負載情況,判斷哪一臺服務器尚有服務能力?;谝陨线@些條件的綜合分析之后,區(qū)域負載均衡設備會向全局負載均衡設備返回一臺緩存服務器的IP地址。
6、全局負載均衡設備把服務器的IP地址返回給用戶。
7、用戶向緩存服務器發(fā)起請求,緩存服務器響應用戶請求,將用戶所需內容傳送到用戶終端。如果這臺緩存服務器上并沒有用戶想要的內容,而區(qū)域均衡設備依然將它分配給了用戶,那么這臺服務器就要向它的上一級緩存服務器請求內容,直至追溯到網站的源服務器將內容拉到本地。
不過產品向來都是小而美的,一旦大眾化就失去價值了。使用 CloudFlare 的網站越來越多,很多本來應該是被 Wa11 的網站通過 CloudFlare 都起死回生,也有人拿 CloudFlare 的緩存加速來做下載站、圖片站來節(jié)省流量開銷。于是,CloudFlare 再次受到重視,速度從原先的 150ms 到了 300ms 并且時常打不開。 這時候 CloudFlare 也算是走向邊緣了。
同期老牌的 CDN 有藍汛的 Webluker,是按流量計費的,并且要買斷幾百元這樣的額度,老牌的 Webluker 淡出了現在的 CDN 視野和其運營收費思路不無關系。 后期還有網宿科技,網宿是做高端企業(yè)級 CDN 的,不過近期也有推出低門檻的 CDN 產品。
差不多同期又拍云和七牛云這兩個激烈競爭的 CDN 就開始出現了,早先是又拍云最先出來的,不過主推的是云儲存,是可以通過 FTP 來實現云儲存的管理。
七牛云在 CDN 中推出算是遲的,推出的七牛云儲存,是第一款通過鏡像緩存文件來加速的產品了,最重要的是,七牛云通過免費 10G 流量和儲存的額度以及邀請注冊再獲得流量的方式,在站長屆互傳開來。當然最強的推手還得是 WPJAM推出了一款 WordPress 的七牛云儲存插件。 其后又拍云也推出了站長計劃,為掛廣告的站長提供一定額度的 CDN 流量支持。
由于又拍云和七牛云都是按量付費的 CDN,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你的流量比較少,那么只要花一點點的錢甚至通過免費額度不花錢都可以體驗到非常好的商業(yè) CDN 的基礎設施服務,這是按套餐CDN中免費套餐用戶體驗不到的。
當然最強的運營還是阿里云 CDN 差不多一年一次的降價了,這一舉動讓其他的七牛云、又拍云、網速等按量計費的都被迫降價。然而降價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阿里云打通了內容分發(fā)網絡的很多瓶頸可以實現降價,這當然也是營銷思路。不過阿里云一直在堅持帶動著 CDN 的降價,基本上是上半年的的云棲大會中的有一場阿里云,那么可能就會宣布降價。
由于按流量計費的 CDN,流量大了以后,每 TB 的差價都是至關重要的,阿里云帶動了降價以后,由于費用的問題大家都會轉向費用更低的產品。
HTTPS 支持
2015 年是 HTTPS 的“戰(zhàn)略轉折年”,主流瀏覽器均只支持基于 HTTPS 的 HTTP/2 協議,因此想用 HTTP/2 就得 HTTPS。同年,谷歌也宣布了對 HTTPS 的 SEO 加權扶持,使用 HTTPS 的網站將獲得更好的網頁收錄。 后來蘋果推行了 ATS,也就是 APP 的應用連接網絡必須走 HTTPS 協議,不然就連不上。服務器使用 HTTPS 協議其實一定程度上增加 Web 服務器軟件的負擔的,而很多 CDN 的 HTTPS 可能都會應用專用的 SSL 加速硬件來實現加速,反而在 HTTPS 上使用 CDN 會比源站解析更快,還能為服務器的 Web 軟件減負。
剛開始基本上很少有 CDN 支持 HTTPS,然后像 VeryCloud 的 CDN 是國內率先支持 HTTPS 的,開始走入了視野。然后很多 CDN 開始支持 HTTPS 后,但是又沒有同步的去支持 HTTP/2 , 得找一個支持 HTTP/2 或者是支持 SPDY 的吧。
不過發(fā)展至今,除了像百度云加速、加速樂這樣的套餐型收費的 CDN 的免費套餐不支持 HTTPS 之外,基本上其他 CDN 都支持了完整的 HTTPS 和 HTTP/2。
天價賬單
天價賬單是按量付費這樣后付費類型的 CDN 的弊端,如果突然遭遇大量的流量攻擊而計費系統(tǒng)的持續(xù)扣費過快,又沒有被欠費系統(tǒng)給攔截,那么這一段沒有被攔截的時間就容易產生天價賬單。
在這點上目前又拍云是做的比較好的,有很多的新特性加入到 CDN 中,支持了 TLS1.3、邊緣規(guī)則、WebP 自適應等等,功能非常的豐富。
而同 CloudFlare 這個功能豐富、生態(tài)強大的 CDN 合作的百度云加速只能說打爛了一手好牌,如果愿意放下身段將 HTTPS 加入免費套餐并引入更多的 CloudFlare 的功能理論上可以獲得非常好的口碑和宣傳。
而阿里云 CDN 則是走了一個企業(yè)級的安全道路,推出了 SCDN 這個企業(yè)安全 CDN 產品,可以防御套餐內額度的 DDOS、CC 等攻擊并且依舊有阿里云 CDN 豐富的特性,但畢竟是企業(yè)級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真的是比較難以抉擇了。
CDN的未來發(fā)展將一片光明。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各企業(yè)正變得日益依賴于互聯網與其客戶、合作伙伴和員工的溝通交流。而根植于互聯網的CDN將成為企業(yè)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商業(yè)成果的一個有力工具。
如今,在線商務發(fā)展和不斷提升的客戶期望促進著CDN的演化。正如Nigel的書中所述,“這是在整個哲學史中永恒的主題,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和變革,但這個主題永遠不會消失”。